第1课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修改版】.pdf

第1课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的更迭【教案修改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与先秦历史 1 1 第 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 课 史前时期与夏商西周的更迭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认识中华文明本土原生、多元发展、互相影响的特征。 1. 认识中华文明本土原生、多元发展、互相影响的特征。 2. 了解夏朝、商朝、西周王朝相继的历史,感受中华早期政治文明。 2. 了解夏朝、商朝、西周王朝相继的历史,感受中华早期政治文明。 3. 知道商朝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汉文字,及商周青铜器冶铸的高 3. 知道商朝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汉文字,及商周青铜器冶铸的高 超水平。 超水平。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直接导入: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国家产生并且先后建立 直接导入: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国家产生并且先后建立 起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和甲骨文也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并成 起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和甲骨文也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并成 为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根据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些角度切入,了解我国史前 为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根据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些角度切入,了解我国史前 历史。 历史。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一、史前文化遗存 一、史前文化遗存 1. 引导学生回忆中西对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引起兴趣。出示《中国原 1. 引导学生回忆中西对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引起兴趣。出示《中国原 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了解读图的基本方法 (看标题、图示、位置等),思考 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了解读图的基本方法 (看标题、图示、位置等),思考 问题:中国原始人类分布有何特点。学生感受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很 问题:中国原始人类分布有何特点。学生感受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依存度很 高,进而初步体会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简单工具的使用和制作只能初步 高,进而初步体会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简单工具的使用和制作只能初步 满足原始人类的生存需求。 满足原始人类的生存需求。 重点关注两处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2. 重点关注两处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2. 通过一系列出土的考古文物来推测原始人类的农耕生活,感受原始农耕的出 通过一系列出土的考古文物来推测原始人类的农耕生活,感受原始农耕的出 现和兴起,了解农耕生活发展的标志。 现和兴起,了解农耕生活发展的标志。 考古文物和研究分析: 考古文物和研究分析: 半坡遗址:出现农业活动和渔猎业等,开始定居,制作彩陶等。 半坡遗址:出现农业活动和渔猎业等,开始定居,制作彩陶等。 河姆渡遗址:玉器作为祭祀礼器,原始的天地、祖先崇拜已经出现;制作黑 河姆渡遗址:玉器作为祭祀礼器,原始的天地、祖先崇拜已经出现;制作黑 陶。 陶。 两处遗址皆出现了原始农耕的痕迹,出现了农作物种植、牲畜蓄养、陶器制 两处遗址皆出现了原始农耕的痕迹,出现了农作物种植、牲畜蓄养、陶器制 作和聚落,原始农耕的出现是原始人类搬出山洞或树巢,开始定居下来,为进入 作和聚落,原始农耕的出现是原始人类搬出山洞或树巢,开始定居下来,为进入 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除了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中华大地上还有诸如此类的遗址,如良渚遗址、 除了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中华大地上还有诸如此类的遗址,如良渚遗址、 龙山遗址等,各地区物质、文明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 龙山遗址等,各地区物质、文明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 3. 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组织的演变 3. 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组织的演变 随着物质资料的富余和集中,社会组织发生相应变化,部落形成。而不同部

文档评论(0)

秋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