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VIP

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23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5.0分) 1. “丝绸之路”一般认为可以分为:草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20世纪70年代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名称。20世纪90年代,有了“太平洋丝绸之路”的概念。 (1) 根据提示,将下列商路填入表格相应处。 商路 途径地区 ① 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② 从广州、泉州、明州等地出发,进入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 ③ 自长安出发,西逾葱岭,到大月氏、安息。 ④ 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⑤ 从中国沿海诸港至菲律宾马尼拉再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 A.草原丝绸之路 B.太平洋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 D.海上丝绸之路 E.西南丝绸之路 ① ?????? ②(例:D) ③ ?????? ④ ?????? ⑤ ?????? 鸭形玻璃注(如图)是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北燕宰相冯素弗之墓,它经由草原丝绸之路传入,是草原丝绸之路贸易交流、东西文化互鉴共存的见证。 材料一 材料二? 成分分析是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的基本组成相似。……我国生产的玻璃器皿的最大特点是以铅玻璃为主,而同时期的外国产品多是钠钙玻璃。 ——安家瑶《中国的早期玻璃器皿》 材料三? 世祖时(408年-452年),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玻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魏书?西域传》 材料四? 览方贡之彼珍,玮兹碗之独奇,济流沙之绝险,越葱岭之峻危,其由来阻远。 ——西晋(265年—317年)诗人潘尼《琉璃碗赋》 材料五? 公元四五世纪形成了在中国境内的这条路线——从新疆……经呼和浩特、大同、……、赤峰……这条路线是连接西亚、中亚与东北亚的国际路线。 ——徐苹芳《考古学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 (2) 根据上述所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鸭形玻璃注”的传播路径。 材料六? 尽管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朝禁止海上贸易……从1573年开始,菲律宾同中国的商业往来成倍增长。 ——(西)多洛斯?弗尔克《马尼拉大帆船》 (3) 有学者认为,太平洋丝绸之路是对海上丝绸之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拓展。请用史实来解释这一观点。 2. 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墙”的修建与倒塌之间不断轮回。 (1)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功能不同的墙,对文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标出下列墙在如图所处的位置空间。 A.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国王命人修建城墙 B.公元前27世纪法老命人营造防沙墙 C.公元前13世纪迈锡尼人所建造的防御墙 D.1961年修建的柏林墙 E.15世纪印加人所筑长城 F.2003年修建的印巴边境的“隔离墙”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在中国近代,“墙”的命运发生了变化。 材料一? 1912年,《真相画报》对上海拆除旧城墙一事大加赞赏: 上海租界六通四辟,车水马龙,毫无障碍,唯县城闭塞,有同圈禁,不独贻笑外人,对于我国民,亦有种种之妨害。交通既形不便,空气定多秽浊,吾民何辜,受兹苦恼。……真足为新世界新人物之纪念。 (2) 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时期拆除旧城墙的原因。 材料二? 1912年,《真相画报》关于是否拆长城的评论: 历代以之限西北戎马之足,匈奴……等族,皆有所畏慑,不能越雷池一步。前清自辽左入主中原……二百余年,北方无烽燧之警,今更五族一家,共为同化,此城遂同虚设……。而与其拆之而劳民,不若存之以为考古之资料。埃及之金字塔、罗马之千里石渠,合之长城,同为地球上最伟大之古物欤。 (3) 根据材料二说明,杂志编者从哪些角度陈述了他反对拆除长城的意见。 (4) 美国总统曾对柏林墙的修建表示“墙比战争好太多了”,柏林墙的修建与下列哪一史实有关? ?????? (单选)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冷战 D.殖民体系的瓦解 (5) 综合上述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历史上“墙”的修建与拆除的看法。 3. 1865年6月,英国传出19世纪第一起牛瘟案例。这次牛瘟源自俄国,透过进口牛只,传播至伦敦,因没有及时管控,疫情很快蔓延至英国各个地区。突如其来的牛瘟很快成为重大公众事件,引发了各界的关注,也对英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分歧与共识 欧洲与英国各界对于牛瘟的病原及治疗方式众说纷纭。1865年《泰晤士报》针对牛瘟发表了多篇社论。 材料一:所有病牛接触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