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赤峰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试题
语 文
2023.04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散文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应用之文”和数量上处于劣势的“文学之文”。如果说文学之文抒发感情,应用之文叙事说理,那么站在修辞叙事学的立场上看,“文学之文”和“应用之文”虽然在作品的外观层面差别显著,但在其作品的交流传递效果层面,两大类文章的叙事目的是根本一致的,即以修辞性的说服为前提。
说服接受者的任何作品当中,都有一个说服者存在。在古代散文中,所谓文学之文表达情感时的隐含作者,与应用之文说服他人时的隐含作者能够共同建构一个更加全面的真实作者形象,这个真实作者由多侧面构成,读者从文学和“应用”两大类作品中可以推导出两种或者更多截然不同的“隐含作者”,或者说,作者有时候会在无意之中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在读者面前,实际的作者经常会和由纸面上推导出的作者相去甚远。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因谏迎佛骨而贬潮州,被誉刚直,但其随后在贬官路上完成的散文《潮州刺史谢上表》中就有“破脑刳心,岂足为谢”的摇尾乞怜式陈情语句:元稹在写给侄子的《海侄等书》中正色道:“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然世人皆知元稹狎妓饮酒,出入青楼,更有艳作《莺莺传》盛传于世。在散文这种文学体裁当中,叙事者为文章而文章的功利性叙事目的在此一览无余,所以散文完全可以用于立体式地勾画一个完整的实际作者。
显然,散文的执笔作者不像其他文体那样隐身于背景之后,只是其动辄现身于台前的策略并不能证明这个“角色”就是演员的“本色演出”。正相反,散文作者是多面化的,由于散文作者的“官人身份”和“文人身份”,文如其人在散文这个文学形式上通常行不通,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所描述的现象自然也包括散文在内。曾官至尚书,主盟文坛数十年的明代大才子王世贞讥讽一生布衣的谢榛的文章:“此等语何不以渴自照”————破口大骂,粗俗不堪。这类典型的文人相轻陋习在散文之中暴露无疑。由是观之,通过散文来“观看”古代文人之倾情“演出”可谓既生动又全面。
刘熙载在《文概》中将作家的思想道德、性格气质与作品的内容与价值联系起来,说明散文研究非常依赖于作家生平、社会关系方面的历史考证工作,这从侧面证明了从作品内部推导隐含作者与从作品外部印证真实作者二者之间的互补性。由文本推导出的“隐含作者”本身已经是多侧面的,再加上由历史考证而描绘的“真实作者”,散文研究可在这个层面上把作者、作品和外部语境有机结合,力求还原作品、作者与社会三者之间全面真实的互动关系。
中国古代散文的书写与叙事目的十分明确,即立德、立功、立言,即使前二者目的达不到,起码也要实现“立言”这个“最低纲领”。散文是实用的作品,最终我们将发现:文学之文也好,应用之文也罢,皆非“为文学而文学”,通过散文文本推导出来的“隐含作者”和通过历史文献总结出来的“真实作者”都在追求“说服”,隐含作者追求说服文本中的“隐含读者”。真实作者则追求载道并让自己生前身后名传于后世。
(摘编自阴志科《修辞叙事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A.中国古代散文在交流传递效果层面的叙事目的,都是以修辞性的说服为前提。
B.对中国古代散文而言,“隐含作者”存在于文学之文中,也存在于应用之文中。
C.散文作者的多重身份,使得文如其人这个特征在散文这种文学形式上行不通。
D.散文是实用的作品,因此古代散文的书写与叙事目的并不是为文学而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立足修辞叙事视野,对文学之文和应用之文均有隐含作者之说进行论述。
B.文章第二段以韩愈和元稹为例,论证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常相去甚远的观点。
C.文章以王世贞恶言讥讽布衣谢榛之事,论证散文中存在文人相轻陋习的观点。
D.刘熙载的做法,从侧面证明散文研究既要关注作品内部,也要重视作品外部。
3.依照文本推导隐含作者,下列选项能体现隐含作者多面化的是(3分)
A.《师说》(批驳耻学于师的不良现象)—《马说》(揭露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
B.《伶官传序》(告诫统治者居安思危)——《醉翁亭记》(地方长官应与民同乐)
C.《赤壁赋》(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记承天寺夜游》(安闲自适的心境)
D.《小石潭记》(贬官后的忧伤愤懑)——《种树郭囊驼传》(为政应顺乎天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20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苏教版必修第二册)及参考答案.doc
- 河南省叶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数学试题(二)及参考答案.doc
- 河南省叶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数学试题(一)及参考答案.doc
-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数学(理)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 江苏省南京市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 江西省寻乌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湖南省A佳教育联盟高考英语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英语试卷(3月份)及答案解析.docx
-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重点中学高一(下)段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
-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
-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
-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doc
-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
-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
- 江西省宜春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三诊模拟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