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PK宝洁分析和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莱雅 PK 宝洁 尽管欧莱雅稳坐世界化妆品行业的头把交椅,但在中国,它却始终无法超越宝洁, 成为化妆品行业的老大。为了实现战胜宝洁的宏伟目标,欧莱雅正在很多方面向宝洁提出挑战,这一过程中,谁是赢家? 品牌下移挑战品牌上移 欧莱雅集团一向以多品牌而著称,在中国也不例外。现在,在世界范围内, 它一共拥有 500 多个品牌,其中 17 个是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占据着欧莱雅集团销售总额的 94%,其中已经有 10 个品牌引入到中国,加上两年前收入囊中的小护士和羽西,欧莱雅在华一共拥有 12 个品牌。 由于传统上欧莱雅集团属于世界顶级品牌,所以刚开始时欧莱雅集团引入中国的品牌定位于中高档。以前,在中国这一品牌金字塔体系中,兰蔻、碧欧泉、赫莲娜在塔顶;薇姿、理肤泉在塔中;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卡尼尔等在塔底, 这些产品基本上都是中高档或以上产品。 在高端定位之下,欧莱雅投放在中国的化妆品从价格上来说并不特别“大众化”:价格最高的是兰蔻,单品价从 23 0 元到 990 元(主要分布在 400 元到 600 元);紧随其后的是碧欧泉,单品价从 230 元到 600 元不等(主要分布在 200 元到 500 元);紧接着是薇姿,单品价范围是 128 元到 388 元(主要分布在 160 元到300 元);接下来是理肤泉,单价从60 元到 288 元(大都为 100 元到 200 元);比理肤泉略微便宜的是欧莱雅,单价范围是 65 元到 180 (大都分布在 100 元到 180 元)。 然而,中国市场毕竟不同于欧美及日本市场,中国市场很大而且非常多元化, 消费梯度很多,尤其是塔基部分上的比例大。欧莱雅上述的这些产品吸引的只是最有消费能力的 30%的人群。调查就显示这一价格因素制约了基层消费者的购买方向。 在中低档、中高档占市场主流的情形下,欧莱雅缺乏 100 元以下的低端品, 而与欧莱雅中高档及高档强劲、中低档虚弱的情况相反,宝洁选择的低端产品玉 兰油趁虚而入,全力拓展中低端产品线,并以此深入中国的中低端市场,成绩斐然。与此同时,宝洁提升玉兰油的产品档次,向中高档迈进。这几年玉兰油不断推陈出新,新品一款比一款高档,比如玉兰油营养水润面膜就有 150 多元,玉兰油新生换肤系列价格接近 200 多元。在推出每个单品时,宝洁都会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宣传。 在此市场战略之下,据统计,尽管在中国的高档化妆品市场,欧莱雅已领先于其他国际巨头,但目前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规模只在 15 亿元人民币左右,仅占化妆品市场总规模的大约 4%。业界分析认为,真正决定未来市场势力划分的, 是欧莱雅份额还很小的低端市场。 因此,面对宝洁玉兰油的霸主地位,欧莱雅尴尬万分。“在中国,更大的市场是属于‘大众化’的,要想取得成功,大众市场是必争之地。”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如是分析说。 正是基于对低端产品的争夺,欧莱雅集团先前不得不对其战略进行调整。当时,欧莱雅就决定在中国市场上采取降价措施,其大众品牌价格开始有意识地下调,使得大众品牌中又分为不同档次,其最低价格已经接近国内品牌化妆品的价格,从而开始了中低市场的争夺。而高档品牌则继续高品位策略,稳定压倒一切。 通过调整市场定位策略,实际上现在欧莱雅集团在国内的化妆品市场上已经是随处可见,不放过任何一个定位,最大可能地攫取市场份额,挤垮其他对手。即便如此,由于欧莱雅全面出击,虽然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或占领某个市场领域的一定份额,或者是为了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入或扩张,但也容易使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理解发生混乱,淡化了对原品牌的独特印象,最终导致消费者对原品牌的忠诚度下降。同时,把高档品牌使用在低档产品上,可能使原品牌的高档地位受到挑战,并逐渐失去已有的高品牌形象。“品牌低档次延伸冲击着盈利大户的高档产品的合理性,应慎用。”业界告诫说。 对于欧莱雅品牌下移的路线,中国化妆品协会理事长张殿义曾分析说,欧莱雅的低端渗透还有待时间检验。因为大部分的低端品牌仍然是本土品牌,金字塔的塔基部分被本土品牌占据着。 的确,要想在中国成为化妆品行业冠军,欧莱雅无疑必须在大众市场上有大动作,以尽快缩小与宝洁的差距,而这一段路真的不是那么好走,欧莱雅如何走好,走快,人们还是拭目以待。 多元化挑战专业化 与对手宝洁不同,欧莱雅从不把欧莱雅公司的烙印打在旗下品牌的身上。在进入中国的前八年中,几乎没有人知道兰蔻、碧欧泉、巴黎欧莱雅、美宝莲这些品牌之间是什么关系。直到收购小护士后,人们才了解到,那些品牌全都是欧莱雅旗下的。而宝洁旗下的品牌,除了 SK-II 没有人知道它的主人是谁以外,其他品牌,比如玉兰油、伊卡璐、covergir l 等,几乎都被打上宝洁的烙印。 对此,业界有不少人就提醒说由于实施多品牌策略,加上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以及人种等的不同,欧莱雅集团在多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