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
九年级化学一~六章必背知识
1. 碳酸氢铵,俗名“碳铵”,白色固体,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2. 中国古代化学工艺:造纸、火药、瓷器、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
3. 金属使用顺序:铜、铁、铝(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
4. 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N 78%,O21%,稀有气体0.94%,CO0.03%,其他0.03%
2 2 2
5.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用磷P,不用Mg (与CO 、N 反应)、Fe (空气中不燃烧)、碳
2 2
或蜡烛(产生其他气体)
6. 葡萄糖、面粉、蔗糖均可燃,因含碳元素,所以燃烧时有黑色物质(炭黑)生成
7. 金刚石、石墨均由碳原子构成,但原子排列形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
8. “铜绿”主要成分:碱式碳酸铜Cu (OH)CO ,绿色固体,铜生锈(铜、水、氧气、二氧
2 2 3
化碳共同作用)的产物,受热易分解,生成黑色固体(CuO)。
9. 氧气O :密度大于空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收集);
2
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
10. 探究蜡烛燃烧实验用的氧气要干燥,必须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若要纯净的氧气则用
排水法收集
11. 做铁丝燃烧实验时,氧气瓶里要放少量水或沙子,防止热的生成物炸裂瓶底
12. 氧化反应:燃烧、缓慢氧化均为氧化反应,均能放热。常见缓慢氧化:动植物呼吸作用,
金属的锈蚀、有机肥的腐熟
13. 氧气的检验:(纯氧)带火星的伸入气体中,复燃则为氧气;(非纯氧)燃着的木条伸入
气体中,若还能继续燃烧则含氧气
14.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N 和O 的沸点不同,N 先逸出,留下液氧)
2 2 2
15. 固体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16.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管口放棉花:防止固体随气流进入导管
17. 氧气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在出气口(集气瓶口、导管口)放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则满;用排水法收集时,若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则满
18. 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1)集气瓶中水未装满,留有气泡;(2)导管口有气泡冒
出就收集气体
19. 气体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溶解性;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
物的状态及反应的条件
20. 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反应生成物种类、质量不变
21.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产生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微生物分解作用。消耗
第 1 页 共 20 页
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22. 温室效应(CO 过多排放)产生原因:化石燃料的过多燃烧、植物被乱砍滥伐
2
23. 二氧化碳的固态俗称“干冰”,会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可
用于人工降雨、舞台云雾
24.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25. 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不可燃、不助燃、密度大于空气。可用阶梯蜡烛实验论证(现
象: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26. 实验室制CO 的原料:稀盐酸、石灰石(或大理石)
2
27.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为CO
2
28. 验满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出气口(集气瓶口、导管口),熄灭则满
29. 进入地窖、菜窖等CO 可能较多的地方必须做“灯火实验”
2
30. 探究水组成时,水中加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
31. 水电解时,正极:O ,负极:H ,两者体积比1:2,质量比8:1
2 2
32. 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若产生大量泡沫则为软水,若产生少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简答题组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pdf
- 2023年人教版中考英语七年级上册、下册知识点总复习与提升练习题.pdf
- 2023年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 通关测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运用新题型长短句互换答题技巧总结与题型练习题汇编(含答案).pdf
- 2023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预测卷2(含答案解析).pdf
-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法治中国(含练习题及答案).pdf
-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模块必背问题清单(实用!).pdf
-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展现大国担当 构建和谐世界(含练习题及答案).pdf
-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观点速查与易错知识点专项练习.pdf
-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考前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pdf
-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2025-07-新势力.pptx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pdf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4.1家的意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3.2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1走近老师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