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风险识别的内容 (1)资料收集和准备 建设项目工程资料: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资料、安全评价资料、安全管理体制及事故应急预案资料。 环境资料:利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厂址周边环境和区域环境资料,重点收集人口分布资料。 事故资料:国内外同行业事故统计分析及典型事故案例资料。 (2)物质危险性识别: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及火灾和爆炸等伴生/次生的危险物质等。对所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危险性识别,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 (3)生产过程潜在危险性识别: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计算各功能单元中环境风险评价因子贮存量,对各功能单元进行风险识别。 (二)源项分析 确定最大可信事故的发生概率、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1)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确定方法 事件树、事故树分析法或类比法 (2)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确定泄漏时间,估算泄漏速率。 泄漏量计算包括液体泄漏速率、气体泄漏速率、两相流泄漏、泄漏液体蒸发量计算。 (三)后果计算 1、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采用多烟团模式或分段烟羽模式、重气体扩散模式等计算。 按一年气象资料逐时滑移或按天气取样规范取样,计算各网格点和关心点浓度值,然后对浓度值由小到大排序,取其累积概率水平为95%的值,作为各网格点和关心点的浓度代表值进行评价。具体模式见风险导则。 2、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中的扩散: 具体模式见风险导则。 环境风险评价 浙江一化工厂爆炸 浙江一化工厂爆炸 2003年吉林双苯厂爆炸 爆炸着火 松花江污染带抵达哈尔滨市区 井喷 井喷后 2010.4.30-7.15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受油污污染的鹈鹕 2010.7.16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7月17日,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20多个小时后仍然浓烟滚滚 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后海面上大片的油污 一、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1、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R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用R表示,即: 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两个主要特点:不确定性和危害性 2、环境风险评价 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二、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目的: 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重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 与安全风险评价的不同点:安全风险以厂界内影响为主。 三、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等级划分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 包括的时段: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 评价的程度: 一级评价: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二级评价:对事故影响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序号 类别 危险化学品名称和说明 临界量(T) 1 爆炸品 叠氮化钡 0.5 2 叠氮化铅 0.5 3 雷酸汞 0.5 4 三硝基苯甲醚 5 5 三硝基甲苯 5 6 硝化甘油 1 7 硝化纤维素 10 8 硝酸铵(含可燃物>0.2%) 5 9 易燃气体 丁二烯 5 10 二甲醚 50 11 甲烷,天然气 50 12 氯乙烯 50 13 氢 5 14 液化石油气(含丙烷、丁烷及其混合物) 50 15 一甲胺 5 16 乙炔 1 17 乙烯 50 18 毒性气体 氨 10 19 二氟化氧 1 20 二氧化氮 1 21 二氧化硫 20 22 氟 1 23 光气 0.3 24 环氧乙烷 10 25 甲醛(含量>90%) 5 26 磷化氢 1 27 硫化氢 5 28 氯化氢 20 29 氯 5 ? 30 煤气(CO,CO和H2、CH4的混合物等) 20 ? 31 砷化三氢(胂) 1 ? 32 锑化氢 1 ? 33 硒化氢 1 ? 34 溴甲烷 10 ? 35 易燃液体 苯 50 36 苯乙烯 500 37 丙酮 500 38 丙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