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491-2018油菜籽(种子)中细菌性黑斑病菌检测方法.pdfVIP

DB15T 1491-2018油菜籽(种子)中细菌性黑斑病菌检测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 16 备案号:60274-2019 DB 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491—2018 油菜籽(种子)中细菌性黑斑病菌检测方法 Detection methods for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in Rapeseed(Seeds) 2018-09-30 发布 2018-12-30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二连浩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二连浩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海出入 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满洲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袁淑珍、张永宏、张志峰、李凯兵、刘玮琦、魏宇虹、李菁雯。 油菜籽(种子)中细菌性黑斑病菌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菜籽(种子)中细菌性黑斑病菌的鉴定、检测结果判定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菜籽(种子)中细菌性黑斑病菌的检测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细菌性黑斑病菌Bacterial black spot 学名: 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简称PSM。 中文名: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生致病变种。 该病菌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薄壁菌门Gracilicutes,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 4 病菌的鉴定 4.1 PCR 初筛 4.1.1 样品DNA 提取 从油菜籽(种子)样品中取200 g用作检测样品。在样品中加入350 mL生理盐水,4 ℃浸泡过夜;纱 布过滤,滤液10000 r/min离心15 min,1 mL灭菌水悬浮沉淀,转入EP管12 000 r/min离心5 min,沉淀 用于提取DNA。用细菌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重复3次。 4.1.2 PCR 检测 分别取2 µL样品DNA,检测hrpZ基因和冠毒素基因,分别进行PCR扩增。用十字花科黑斑病菌标准 菌株DNA作阳性对照,用灭菌蒸馏水作空白对照。 hrpZ基因检测引物MM5F(5-gaacgagctgaaggaagaca-3)//5R(5-cagcctggttagtctggtta-3) ,预期扩增产物 532 bp;冠毒素基因检测引物cfl F(5-ggcgctccctcgcactt-3)//R(5-ggtattggcgggggtgc-3),预期扩增产物670 bp 。 PCR反应体系:PCR反应总体积为30 µL,包含:10 mmol/L Tris-HCl ;50 mmol/L KCl (pH 8.3 ); 1.5 mmol/L MgCl2 ;dATP、dGTP 、dCTP 、dTTP浓度均为100 µmol/L;引物浓度各为100 nmol/L;模板 DNA为2 µL;1.5 U Taq DNA聚合酶。反应程序为:94 ℃ 3 min ;94 ℃ 30 s ,57 ℃(引物cfl F/R为67 ℃) 30 s,72 ℃ 45 s ,循环35次;最后57 ℃ 5 min 。 4.1.3 电泳分析 扩增产物电泳,EB染色后用凝胶成像系统分析。 取10 μ L扩增产物与3 μ L 6×上样缓冲液混合均匀,在1.5 %琼脂糖凝胶1×TAE缓冲液中(4 V-6 V/cm)电泳30 min,核酸染料染色后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如果PCR初筛结果2对引物扩增均为阳性,需继 续以下验证。 4.2 分离培养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