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硫化氢及一氧化碳
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
为保证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钻进过程中 硫化氢及一氧化
碳突发中毒重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单位实
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定本队的
“硫化氢及一氧化碳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
1、硫化氢气体的特性
硫化氢为无色、易燃、有强烈刺激性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易溶于水而生成氢硫
酸.亦溶于乙醇、汽油、煤油.
(1) 毒性
硫化氢进入人体内后主要引起细胞内室熄,导致以中枢神经 为主的多脏器
损伤,同时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2) 临床反映:
表现为眼刺痛、畏光、流泪、流涕、咽部灼热感等.脱离有毒场所,短期内
即可恢复.轻度中毒:表现为眼肿胀、畏光、咽干、 咳嗽、头痛、头晕乏力、恶心
等症状,检查见眼脸浮肿眼结膜充血水肿两肺可闻干罗音等.中度中毒:表现为明
X
显头痛、头晕、出 现意识轻度障碍咳嗽胸闷肺部可闻较多干湿罗音、胸部 光
片显示间质性水肿或支气管炎表现等.重度中毒:表现有昏迷肺泡性
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或猝死。
H2S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一、 H S 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2
H2S 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的气体。低浓度的硫化氢气体臭 鸡蛋味,
其相对密度 1.176Kg/l ,比空气重,硫化氢燃点250°C,燃烧 时呈蓝色火焰,产
生有毒的二氧化碳。
H2S 与空气混合,浓度达 4.3% 46%时,就形成一种爆炸混合物。
二、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
硫化氢的毒性比一氧化碳大五到六倍,几乎与氤化硫同样剧毒。
不同浓度的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如下表
硫化氢浓度
人体中毒情况
% PPm Mg/m3
0.001 10 15 可嗅到一种明显的臭鸡蛋气味
0.002 20 30 8
可在露天安全工作 小时
0.01 100 150 3~15min,可抑制嗅觉,能刺痛眼睛和喉道
0.02 200 300 很短的时间内就可抑制嗅觉,能刺痛眼睛和喉道
0.05 500 750 人发晕,几分钟内停止呼吸,需立即做人工呼吸
0.07 700 1050 很快就不醒人事,若不立即做人工呼吸将导致死亡
0.10 1000 1500 立即不醒人事,几分钟内死亡
注:资料来源于 API RP49,本参考表是在 103.42°C 的条件和 15.55°C 的条
件下得出的
2、硫化氢的预防措施:
在含硫油气田及新井开发区块对地下流体不明情况下进行 钻井作业时,井
队应当配有 H2S 检测仪器,当班人员应正确设置 硫化氢报警门限,开启声光报警
装置,密切注意硫化氢气体情况, 遇硫化氢报警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及人员做好
防护和压井措施, 相关人员应立即带好防毒面具,同时立即疏散井场人员,并做
好救 护准备.
3、硫化氢事故的应急预案
若现场发现的硫化氢异常未能的到有效控制,发生扩散,井队 人员应首先穿
戴好防毒面具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统一指挥,确保 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疏散
处于险情中的人员,收集并抢救资料 及其他贵重物资,在组织实施自救的同时,
立即向公司、分公司应 急反映指挥中心报告.撤离现场时应选择逆风、高坡处.
一氧化碳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一、一氧化碳的理化性质
CO 分子量 28.001, CO 为无色、无臭、无味、无刺激性气体。气 体比重
0.967,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氨水,与空气混合达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