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VIP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是2021年考古队员在四川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发现的玉璋。据考证,它与陕西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出土的玉牙璋(图右)不但形制相似,而且均是祭祀用具。这一现象( ) A.促进了两个地区民族与文化认同 B.证明了两地人民的文化交流频繁 C.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D.得益于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发达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却谷食气》(局部)是一篇充满道家思想观念的养生学著作。其中“食气”部分与帛画《导引图》结合,教给练习者一种通过模仿动物的跳跃、攀悬、飞翔姿势,将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方法。这一做法( ) A.反映了古代道法自然的价值观 B.印证了中华先民重视卫生保健 C.证明中华传统中医技术的先进 D.有利于避免流行性疫病的传播 3、从战国至三国时期,黄河流域粟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小麦已经发展到了仅次于粟的地位,同时水稻也因为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反映出此时期的黄河流域( ) 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C.政府提倡多种经营 D.刀耕火种的农业发达 4、观察下列三幅中国古代人口密度示意图,图示中的人口变化( ) A.得益于南方经济不断发展 B.反映了北方社会不稳定 C.说明人口分布越来越均衡 D.导致南北分卷日益形成 5、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将自己的称号由“大汗”更改为“皇帝”,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崇德。同时还将“女真”族更名为“满洲”。清初,位于晋蒙边界的重要关隘“杀胡口”被康熙皇帝赐名改为“杀虎口”。以上变更( ) A.表明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旨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推动边疆地区得到有效治理 D.有利于清朝的统一与民族交融 6、下表为(苏州织造局志)中记载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苏州织造局工匠人数表(单位:人)。据此可知,清初官营作坊在生产组织上( ) 拣绣匠 挑花匠 倒花匠 提花匠 织绸匠 画匠 织染局 8 14 15 5 6 1 总织局 6 6 10 6 — 1 A.追求规模效益 B.已引入标准化的流水线 C.注重分工合作 D.强调对成本的精细控制 7、甲午战后,新式知识分子倡导家庭革命的言论逐渐增多。“欲为政治上之公民,亦无以全家族之孝行”“政治之革命,以争取国民全体之自由,家庭之革命,以争国民个人之自由,其目的同”。这反映出( ) A.传统家庭失去了社会功能 B.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社会观念变革已成为主流 D.近代民权意识冲击传统家庭伦理 8、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作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A.立法服从于政治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9、有学者提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呈U字形进程。U字形的“底”就在20世纪的头20年,此时中国历史发展触底反弹并出现了向上的转机。据此推理,在该学者看来,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特征应是( ) A.“屈辱”与“迷茫” B.“沉沦”与“上升” C.“改良”与“西化” D.“觉醒”与“革命” 1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11、下列有关文化成就属于古代西亚文化范畴的是( ) A.《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 B.《那尔迈调色板》 C.《伊戈尔远征记》 D.《掷铁饼者》 12、“古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欧亚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这说明( ) A.古印欧人是欧亚大陆的解放者 B.文明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进步 C.迁徙是文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D.没有古印欧人就没有现代文明 13、下表是14世纪以来人类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简表(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地区 食物种类及供给情况 14世纪 欧洲 食物以小麦、大麦和稞麦为主,多次陷入粮荒 16世纪 欧洲、亚洲 增加了番茄、甘薯、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产量极大增加 A.生产技术进步 B.对外大量移民 C.跨洲文明交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7****52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