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灾害的防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052091-332012年5月摘要: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关键字:地震;防治;地质灾害。参考文献:常梦飞,防震.请借鉴历史经验[N].检察日报,2008-05-14.潘正良,地震勘探原理仪器原理,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董敏煜,地震勘探,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科学分析[DB/OL].
韩振海,试论震性会商制度[J].国际地震动态,1991,11:9.
张义忠,试论行政许可收费的人本理念[J].理论学刊,2005,121介绍1.1地震概念广义地说,地震是地球表层的震动;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1)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地震现象;2)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3)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约为6370千米的多层球体,最外层的地壳相当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它与地幔(厚约2900千米)的最上层共同形成了厚约100千米的岩石圈。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当岩石圈某处岩层发生突然破裂、错动时,便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在瞬间急剧释放出来,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该处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动,便造成地震。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是在没有仪器记录的情况下,凭地震时人们的感觉或地震发生后器物反应的程度,工程建筑物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表的变化状况而定的一种宏观尺度。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最近几年来发生的大地震:2008.05.12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09.09.30印尼苏门答腊南部7.7级地震2010.02.27智利8.8级地震2010.04.14青海玉树7.1级地震2011.03.11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9.0级地震1.2震后灾害地震发生后,可能引起火;沿海地区可能遭受海啸的袭击;冬天发生的地震容易引起冻灾;夏天发生的地震,由于人畜尸体来不及处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可引起环境污染和瘟疫流行;另外,震时有的人跳楼,公共场所的群众蜂拥外逃可造成称为“盲目避震”的摔、挤、踩等伤亡;大地震后由于人们的恐震心理、地震谣传或误传,还可出现不分时间、不分地区“盲目搭建防震棚”灾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新的次生灾害也可能出现,如高层建筑玻璃损坏造成的“玻璃雨”灾害;信息储存系统破坏引起的称为“记忆毁坏”灾害等。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些地区地震时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
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本节不再单独说明崩塌的问题。泥石流是山地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暴发的饱含大量水、泥、砂、石块的洪流。
2地震防治2.1长远对策
为防治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从战略角度考虑应科学地开发山区和建设山区,保护山区林业。
(1)合理地进行震区工程建设。震区工程建设,如修建铁路、公路、桥梁、工厂、矿山、水库、城镇等,应合理地进行。工厂、城镇尽可能选在开阔的盆地和平原上,绝不能建在滑坡体上;铁路、公路、桥梁、车站应尽量避开滑坡和泥石流的活动范围。在设计上尽可能少对边坡进行开挖或不开挖。矿山必须进行科学开采,在开采中要有排水措施。矿渣、废土堆放在少水、低洼的开阔地区,严禁盲目乱开、乱采和乱堆废矿渣,以防止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应贯彻乔木林和灌木林相结合,草被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讨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化运作.doc VIP
- 2025年政工师高级政工师考试题库试卷与答案.docx VIP
- 2025年电网事故应急处理方案.pdf VIP
- 《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实训(二).doc VIP
- 委托代销服装合同协议.docx VIP
-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探索外来食物传播史》名师推荐教学课件.pptx VIP
- PDCA应用--神经内科.docx
- 污水处理相关标准 GB 18918-2002.pdf VIP
- 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pdf VIP
- (高清版)-B-T 42384-2023 健康信息学 数据交换标准 HL7临床文档架构(版本2).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