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_季晓克.pdfVIP

28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_季晓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8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诊治分析并文献复习 季晓克曾其强徐启纲朱椰凡何彬李仓张启瑜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提高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1月至2012年8月手术治疗腹膜后副神经节瘤28例患者(30个肿块)的 临床表现、肿瘤功能、术中所见、手术方式、影像学和病理资料,以及术后生存时间。结果(1)本组28 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男女比例为1:1,中位年龄53.5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46%),术前影 像学诊断误诊率高(85%); (2)肿瘤好发于肾动静脉水平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周,平均最大直径为8.7cm (3-25cm), 50% (15/30)肿块包膜完整,50% (15/30)肿块与周围脏器紧贴或紧密粘连,25% (7/28) 病人需作毗邻受累器官切除;(3 )本组61%(17/28 )病人肿瘤为功能性,术前表现高血压占59%(10/17 ), 术中血压波动剧烈占41% (7/17 );(4)25例27个肿块行免疫组化染色,恶性病例Ki-67,HSP90及 IGF-2高表达,而S-100及Vimentin表达阴性;(5)本组病例随访15-157个月,中位随访74个月, 7 (p=0.001),与肿瘤大小(P=0.157)、功能状态(P=0.848 )、肿瘤局部情况(P=0.99 )相关不显著。 结论早期诊断腹膜后副神经节瘤较为困难;病人生存时间与出现转移相关,应强调终生随访;联合免疫 组化可能有助于对肿瘤恶性倾向的判断。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副神经节瘤;外科手术;生存时间 C肽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宇张琪叶晓峥魏星 浙江省中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C肽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失血性休克组(Sham组),失血性休克+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Ringerslactate,RL组), 失血性休克+C肤复苏组�C狀组)。采用ELISA法(enzyme-labeledimmunosorbentassay)检测各组 大鼠血莱中炎症因子IL-1(interleukin1,IL-1 )、IL-6( interleukin6,IL-6)及 TNF-a(tumornecrosisfactor, TNF- a)7jC平,Westernblot法分析肺组织NF-K B( nuclearfactor-kappaB)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肺的 组织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相比,C肽组和RL组血浆IL-1�IL-6 �TNF-ct水平均升高(P0.01), RL组较C肽组升高更明显(P0.01);C肽组与RL组肺组织NF-kB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RL组 较C肽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C肽复苏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轻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 性肺损伤。 [关键词]:C肽;失血性休克;肺损伤;TNF- a ;NF-KB 174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