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玉石地质基础 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建设者姓名:占文锋 海底扩张20世纪50年代,随着海底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海底地质和地貌资料,尤其是古地磁学的进展,导致赫斯(H.H.Hess,1962)和迪茨(R.Dietz,1961)几乎同时提出海底扩张的观点。海底扩张作用是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处裂开,地幔炽热的岩浆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并把先期形成的岩石向两侧对称地推挤,导致大洋海底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在假设地球的体积和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大洋岩石圈也必然在大陆边缘的海沟处沿着消减带向大陆岩石圈之下俯冲,消亡于软流圈中(图5-7)。因此,海底扩张实质上是全球洋壳在不断地循环变化,2~3亿年内更新一次。海底扩张说的确凿证据是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以年龄最新的大洋中脊为轴,向两侧呈对称地分布,离中脊愈远愈老。我们怎样知道海底岩石的年龄呢? 海底扩张 磁异常与磁场倒转记录海底年龄的测定首先应归功于古地磁学的研究。50年代后期梅森(R·G·Mason)在东太平洋进行地磁研究,发现海底地磁呈整齐的条带,并都呈南北向展布,条带间距达几十公里。如果把所测定的磁异常带标到图上,并且沿中脊轴对褶过来,那么磁异常条带东西两侧将重合。磁异常曲线中峰与谷的顺序存在着惊人的对称性,对于这一现象一直使学者们困惑不解。直到1963年英国的瓦因 (F·J·Vint)、马修斯 (D·H·Mattheus) 提出推断,地磁异常条带并非磁化强度不均匀引起的,而是地磁场方向的历史记录,地磁的正负异常对应于古地磁场的正反方向变化。这样海底就起到一台磁带录音机的作用,根据地磁场的正反方向变化记录下海洋扩张的历史(图5-5)。通过对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测得的地磁极性年表,证明全球的地磁正向期与反向期完全一致。从而肯定了海底扩张的普遍意义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磁场的正反方向变化记录了海底扩张的历史?。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磁场的正反方向变化记录了海底扩张的历史?? A正常地磁 B反转地磁 C正常地磁 ?地磁异常的原因 大洋钻孔测的的岩石年龄,愈接近洋中脊,年龄愈新 ?地磁异常的原因 海底热流分布和热对流 ?地磁异常的原因 板块构造理论与威尔逊旋回随着海底扩张说的提出:“大陆漂移”的观点被重新提出来了,但与以往认为硅铝质陆壳在硅镁质洋壳上漂移的模式不同,而是镶嵌着大陆的刚性岩石圈板块在塑性的高温软流圈上漂移。这一模式对于解释岩石圈容易破裂、移动和地壳变形等具有重要意义。海底扩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太平洋型,从大洋中脊新产生的大洋岩石圈,把老的大洋岩石圈向两侧推挤到大陆边缘的海沟处,并沿消减带分别俯冲到两侧陆壳板块之下,消失于上地幔软流圈中。另一种是大西洋型,洋中脊新生的大洋岩石圈向两侧推挤时,只是推动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向东西两侧移动,其间并没有发生俯冲消减作用。因此海底扩张的发现,必然导致板块理论的出现。即地球岩石圈是由几个固定的大陆和洋盆组成的刚性块体,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现代的岩石圈已破裂成12个板块(图1)。镶嵌在岩石圈中的大陆随着运动着的板块漂移。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磁异常的原因 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海底地形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质年代及中国地壳发展简表-4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质年代及中国地壳发展简表-3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质年代及中国地壳发展简表-3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质年代及中国地壳发展简表-2 ?地磁异常的原因 地质年代及中国地壳发展简表-1 板块构造板块构造与岩石类型 板块构造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胡老师K12教育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业20余年,中学高级教师,擅长公开课PPT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