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忻州市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43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山西忻州市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43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
题型1 23总分得分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300题)
1.①不说你无用,反来怨我,真是________,唯知饮食之徒。
②我半生以来不作________,不取不义之财,有何罪过,要遭此报应呢?
③她自恃年轻漂亮,态度傲慢,________,目中无人,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饭囊衣架 非分之想 孤高自诩
B.饭糗茹草 非池中物 孤芳自赏
C.饭囊衣架 非分之想 孤芳自赏
D.饭糗茹草 非池中物 孤高自诩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各句内容,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①句,结合两个词语的含义及此处句意,排除与语境不符的选项。第三步,结合句意及两个词语的含义,选择最能体现句中“自恃年轻漂亮……”的一项即可。同时验证②句。
①句,“饭囊衣架”比喻无用之人。“饭糗茹草”形容生活清苦。结合句中“不说你无用”可知,此处选“饭囊衣架”更恰当,排除B、D。
③句,“孤高自诩”指清高,看重看高自己。“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由“自恃年轻漂亮,态度傲慢,……目中无人”可知,此处强调的是眼中只有自己,自己欣赏自己。因此填入“孤芳自赏”更恰当,排除A。
②句,“非池中物”比喻胸怀大志、不安于现状,一旦机遇来临便可飞黄腾达之士。“非分之想”比喻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与“不取不义之财”对应,“非分之想”更恰当。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释义:
“饭囊衣架”比喻无用之人。
“饭糗茹草”指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非分之想”比喻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非池中物”比喻胸怀大志、不安于现状,一旦机遇来临便可飞黄腾达之士。
“孤高自许”指孤僻清高,自命不凡。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第一空,后文“唯知饮食之??”是对横线处所填词语的解释说明,故所填词语应体现出只知道吃,没有用的意思。A、C两项的“饭囊衣架”比喻无用之人,符合文意,保留。B、D两项的“饭糗茹草”指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不合文意,排除。
第二空,“非池中物”比喻胸怀大志、不安于现状,一旦机遇来临便可成为飞黄腾达之士;由“不取不义之财”可知,应填入贬义词汇,与“不义之财”相对应,故“非分之想”填入此空符合文意。
第三空,与“自恃年轻漂亮”、“带刺的玫瑰”相对应的“孤芳自赏”更为恰当,体现出自命清高,而“孤高自许”更偏向于孤僻。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填入的成语应与前文的“无用”对应,且应与后面的“唯知饮食”构成并列关系。A项和C项“饭囊衣架”装饭的口袋、挂衣的架子,比喻无用之人,符合语境。B项和D项“饭糗茹草”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不符合语境,故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填入的成语应与上下文的“态度傲慢”、“目中无人”构成并列。C项“孤芳自赏”指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符合文意。A项“孤高自许”指孤僻清高,自命不凡,常用于形容处事,语意侧重孤僻,不符合语境,故排除A项。答案锁定C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C项“非分之想”比喻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此处“不作非分之想”与后文的“不取不义之财”为并列结构,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2.负性制裁:是指社会以消极性手段对违反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惩治方式。其特点是强迫性,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负性制裁的是: A.甲因入室行凶抢劫,被判处死刑 B.乙因不孝顺父母,受到邻里谴责 C.丙因不当行为,被单位警告处分 D.丁因严重违反校纪,被开除学籍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特点是强迫性,迫使社会成员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死刑是对甲罪行的强迫性的惩治,迫使甲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符合定义;B项:邻里谴责不是一种惩治方式,也不具有强迫性,不符合定义;C项:警告处分是对丙的具有强迫性的惩治,迫使丙认识到不遵守社会规范所承担的不良后果,符合定义;D项:开除学籍是对丁的具有强迫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考聘用72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浙江台州玉环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8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浙江省团校招考聘用5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四川省江油市公开考调16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江西九江市湖口县文旅局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浙江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开招聘经济普查工作人员8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广东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员额制工作人员招考聘用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04月福建省连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考93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重庆市审计机关公务员考试现场_专业考试__24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河南2023年04月河南省妇联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 华为汽车业务核心竞争力剖析-2025-07-新势力.pptx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pdf
- 2025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pdf
-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6.1友谊的真谛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4.1家的意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3.2学习成就梦想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1走近老师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5.2珍惜师生情谊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 1.1 奏响中学序曲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