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成份实时测量分析系统技术规范.docxVIP

煤质成份实时测量分析系统技术规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2×600MW(平圩项目)超临界机组辅机设备 煤质成份实时测量分析系统 技术规范 南京国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2006年4月 技术规范 1 总则 1.1本文件适用于淮南平圩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机组工程的煤质成份实时测量分析系统设备,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文件所提及的要求和供货范围都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地详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但买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投标文件和工业标准的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 1.3本工程采用KKS标识系统。买方在中标后提供的技术资料(包括图纸)和设备标识必须有KKS编码。具体标识要求由设计院提出,在设计联络会上讨论确定。 2 工程概况 本期工程2×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在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现有预留扩建场地上进行建设。 3 设计和运行条件 3.1 系统概况和相关设备 3.1.1煤质成份实时测量分析系统安装于本工程输煤系统C7A/B带式输送机中部。数量为2套(1套控制系统)。 3.1.2 C 带宽 B=1400 带速 V= 2.5 m 额定出力 Q= 1500t/h 倾角 ?=14.9? 槽角 ?=35? 中间架宽度 1810 3.2 工程主要原始资料 3.2.1气象要素特征值(淮南市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年限:1955年~2001 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 15.5 极端最高/最低气温 41.2℃ / 历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 20.4℃ / 最热月(7月)平均最高气温 32.5 最冷月(1月)平均最低气温 6.3 气压(hPa)(1955、1996~1999年无资料) 历年平均气压 1013.3 hPa 湿度(1996~1999年无资料) 历年平均水汽压 14.9 hPa 历年最大/最小水汽压 40.2 hPa/0 hPa 历年平均/最小相对湿度 72% / 2% 降水量(mm) 年最大/最小降水量 1567.5 mm/471.0 mm 历年平均降水量 928.5 mm 历年最大日降水量 218.7 mm 蒸发量(mm)(1996~1999年无资料) 历年平均蒸发量 160.3 mm 最大年蒸发量 2008.1 mm 风速及风向 历年平均风速 2.7 m/s 历年最大风速 19.0 m/s(1955~1979、1996~1999年无资料) 五十年一遇离地十米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 23.7 m/s 五十年一遇平均最大风速23.7 m/s时相应基本风压 0.35 kN/m2 历年主导风向 E(1980~2001年资料) 历年夏季主导风向 E(1980~2001年资料) 历年冬季主导风向 E、ESE(1980~2001年资料) 日照(1996~1999年无资料) 历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51% 年平均日照时数(h) 2218.7 其它气象要素 历年平均大风日数(d) 7.5 历年平均雷暴日数(d) 26.6 历年平均降水日数(d) 105.9 历年平均雾日数(d) 17.3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cm) 35 历年最大冻土深度(cm) 13 地面平均/最高/最低温度 17.5℃ / 79.8℃ 3.2.2 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重要建构筑物按Ⅷ度设防,拟建场地属II 3.2.3 项 目 单 位 设计煤质(新集) 校核煤质(平顶山) 工 业 分 析 收到基低位发热值Qnet.ar kJ/kg kcal/kg 20390 4870.07 18540 4428.20 收到基全水份Mt % 6.5 6.5 收到基灰份 Aar % 26.33 36.15 固定碳 %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 % 34.22 35.34 空气干燥基水份Mad % 2.2 1.06 元 素 分 析 收到基碳Car % 54.32 47.67 收到基氢Har % 3.56 3.66 收到基氧Oar % 7.75 4.89 收到基氮Nar % 0.91 0.88 收到基全硫St.ar % 0.63 0.25 可磨性系数HGI - 58 66 冲刷磨损指数(旋转法) Mg/kg 灰变形温度 DT ℃ 1500 1400 灰软化温度 ST ℃ 1500 1400 灰熔化温度 FT ℃ 1500 1400 3.3

文档评论(0)

封样的男子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