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LY-174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pdfVIP

2018-LY-174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LY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XX/T XXXXX—XXXX 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forest site quality evaluation (报批稿)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附录A-E为规范性附录,F、G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由国家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 复司、吉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雷相东、符利勇、李海奎、唐守正、刘丹、段光爽、蒋三乃、国红、高 文强、谢阳生、刘国良、闫晓旺、李玉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总体划分、模型建立、数表编制、小班立地质量评价等方 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人工林和天然林的立地质量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 2415 地位指数表编制技术规程 LY/T 2416 林业数表编制数据采集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立地forest site 林木和林地所处的空间单元的环境。 3.2 立地质量site quality 影响森林和其它植被生产力的环境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非生物和生物因子, 其高低用在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它植被类型的潜在生产力来表示。 [来源:LY/T 2415-2015,3.2,有修改] 3.3 基准年龄 Reference age 用以表示立地质量的特定年龄。综合考虑以下方面确定基准年龄:树高生长趋于稳定后的一 个龄阶;采伐年龄;自然成熟龄的一半年龄;材积或树高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年龄。混交林由优 势树种来确定。 [来源:LY/T 2415-2015,3.6] 3.4 潜在生产力potential productivity 在某一种立地上,某种确定的森林,在基准年龄时的最大单位面积断面积、蓄积或生物量的 1 林业/T ××××—×××× 连年生长量。 3.5 林分生长类型stand growth type 具有近似树种组成、相同起源、近似立地条件和相似生长过程的一类林分。同一林分生长类 型有近似的潜在生产力。 3.6 林分生长类型组group of stand growth types 将全部林分生长类型分成若干个统计总体叫做林分生长类型组(简称制表类或编表单元), 在给定的模型精度下,每个总体可以使用相同数学模型描述林分生长过程。 3.7 立地等级site grade 同一林分生长类型组中的林分在不同立地上的潜在生产力不同,一般根据立地类型和树高生 长划分成若干等级,称为立地等级。 3.8 混交林mixed-species forest 任一组成树种的断面积(蓄积)占林分总断面积(蓄积)的比例不超过65%的林分。 3.9 林分平均高stand mean height 林分各组成树种的断面积加权平均高,用主林层优势树种的平均高来表示。 3.10 林分平均年龄 stand mean age 林分各组成树种的断面积加权平均年龄,用主林层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来表示。 3.11 林分密度指数 stand density index 现实林分的株数换算到标准平均胸径时所具有的单位面积株数。对于混交林,采用可加性林 分密度指数来表示。 4 评价总体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