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赤壁赋》课后训练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赤壁赋
一、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宋]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
而居之,日啖蒣芋①,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
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
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
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
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
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
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
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吾少而穷苦,每
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俛辞
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
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 ,而子瞻出仕三十余
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
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
其必有以处之矣。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
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
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
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绍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有删改)
注①蒣芋:苦菜和芋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
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B.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 岂
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C.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 岂
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D.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
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谪”
特指封建时代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
B. “子瞻”,苏轼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
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C.“冠”指冠礼,亦称结发、加冠,是男子十八岁时举行的成年礼。
行此礼后,表示男子已经成年,可以结婚成家了。
D. “绍圣”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
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
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辙对苏轼的情况略加评论 ,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 ,频遭
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
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
明“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
写法有利于拉近读者与苏轼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蒣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
(2)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5~6 题。
临江仙
苏 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
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
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