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坐井观天 太仓稊米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享之。他的思想不可谓不深刻,但对统治者毫无威胁,故能容之,流传至今,而在野的道家之所以不像其他诸子百家那样,遭受被排挤乃至消灭的结果,也得益于庄子及其思想本身。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4、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篇章,如《逍遥游》、《人间世》、《德充符》、《秋水》,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作比喻的意义,而成了一种思维方式。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五)其言恍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对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你怎么知道鱼快乐,那么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快乐,这不全了?对啊,我不是你,所以不知你怎么知道鱼快乐,那么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快乐,这不全了?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毫无价值。战国文章,普遍多假寓言、故事以说理,但仅仅作为比喻的材料,证明文章的观点。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按你的逻辑,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2、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何伯见而自识其丑。
庄子小传 司马迁《史记》写老子列传,把庄子小传附录在其后,仅有235字 。(一)庄子者,蒙人也,名周。(二)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三)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与老子之言。(四)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五)其言恍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庄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只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据《庄子》中记载,他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履为生,弄得面黄肌瘦。但据说楚王派人迎他到楚国去做国相,他却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老子》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庄子》的中心,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毫无价值。庄子的思想庄周梦蝶
他的思想不可谓不深刻,但对统治者毫无威胁,故能容之,流传至今,而在野的道家之所以不像其他诸子百家那样,遭受被排挤乃至消灭的结果,也得益于庄子及其思想本身。
表面上看庄子是消极遁世者,但这只是从统治者和社会的角度衡量的结果。庄子不像儒家,他不肯为统治者以及百姓卖命,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因为他不仅反对一切制度与人为的文明,而且认为,个人渺小至极,即使才能再大,也无法让社会理想化,更无法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个人能做的,就是使自己的生命达到自由的天地境界。因此,他从来不企图在这样的世道中有所作为,他所想的是如何使个人的生命活得精彩。
冯友兰先生曾有“人生四境界说”。 自然境界:层次最低的人生境界。“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活。 功利境界 :生活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已有清楚地了解。但这种了解仅限于自身,所以“为自己谋利”是生活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特征。 道德境界: “尽伦尽职”是这一境界者的特征。冯友兰把这一特征概括为“行义”,即“为公”。 天地境界:这种人的行为已非停留在“行义”,而是“事天”。具有这一境界的人,对宇宙人生已有完全的了解,因此,“天地境界”可使人的生活获得最大的意义,使人生具有最高价值。 予以为,普通人大抵处于第一、二境界;孔子、孟子、墨子等人,属第三境界,而庄子是天地境界中人。这一境界中人凤毛麟角,一个原因是,普通人连生存都是极大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无视生存问题而去追求最高境界。
无用之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庄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享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