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2 2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2 2页
13.4《树和天空》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册
一、语言表达
1.读了《树和天空》这首诗,你能写下几条自己的联想或感悟吗?
二、小阅读-课内
2. 《树和天空》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有什么特点?“我们”起什么作用?
3.《树和天空》一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树”“天空”“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
4.难点2 《树和天空》这首诗的前后两节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系?
5.重点1 诗中的“树”给人怎样一种感觉?为什么会让人有这种感觉?
6.《树和天空》:诗的最后写树与“我们”都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那么,“雪花”在这里有什么寓意?
7.特朗斯特罗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以凝练、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树和天空》这首诗的“全新视角”,是诗人赋予树以人的思想意识而采用了树的视角,还是诗人展开了新奇的想象但仍然采用了自己的视角?
8.《树和天空》这首诗歌想象奇特,意境朦胧,人们对其主旨历来有多重解读。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9.请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
10.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写树和大自然,有什么好处?
11.《树和天空》想象奇特,意境朦胧,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2.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中,诗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树及其自然界,对此应如何理解?
13.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非选择类
14.了解作者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_______, 1954年发表诗集《______》,轰动诗坛。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在2011年10月6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树和天空》出自诗集《_______________》。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答案第 = page 10 10页,共 = sectionpages 10 10页
答案第 = page 9 9页,共 = sectionpages 10 10页
参考答案:
1.①世间万物平等我们并不比一棵树更高贵。在树的眼里,我们也许才是一棵“树”。
②换一个视角观察和思考人、人生、世界和宇宙,会得到一种新奇的感受,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更充盈。
③像一棵树那样忙碌地拼搏奋斗是一种美,而在人生旅途中暂时停下来,驻足静观与默想,等待“雪花”绽开的美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好体验。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
《树与天空》主要探讨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世界时刻在变,时间永在流逝,或许只有空间,才多少表示着存在的永恒。所以“树与天空”的关系,也就寓示着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与永恒的关系。“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相互关爱与扶持着,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就像“天空”,是存在共同的家。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选取其中几个角度,结合自己感想来写即可。比如,可以从“平等”角度写,或者从“换个角度看待”的角度都可以。
2.(1)抒情主人公是树。
(2)诗中的树有超越了人的自觉和主动性。在雨中,树在“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雨停后,树“停下脚步”和“等待”,它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
(3)“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叙述视角鉴赏叙述人称的能力。
诗人选择“树”作为观照对象,也是抒情主人公,除了事实的触发,恐怕更多的还在于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包括树丰富的生态和文化蕴含。作为生物,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它对生命应有的在地下的深度以及永无止境的向上的高度都作了最为坚实而高贵的展览和诠释。于是,树连接了大地与天空,此岸与彼岸,现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联读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3《鸿门宴》挖空训练+课外拓展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12《祝福》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15.2《答司马谏议书》挖空训练+拓展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16.1《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实录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2023高考压轴卷——语文(新高考II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插叙的作用.docx
- 2023届辽宁省辽东南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docx
-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重点中学高考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二)及参考答案.doc
- 2023届四川省阆中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江苏省徐州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检测(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