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昆虫发育的各个虫期—卵期
目录一二三三卵的基本结构四五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产卵方式产卵场所卵的保护物
卵期卵从母体产下到孵化为幼体所经历的时期称为卵期。卵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阶段。卵期长短因昆虫种类、季节及环境不同而异,一般短的只有1~2天,长的可达数月之久。卵是一个不活动的虫态,所以许多昆虫在产卵方式和卵的构造本身都有特殊的保护性适应,如有的昆虫将卵产在隐蔽的场所或表面覆盖有保护物等。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卵的基本结构昆虫的卵是一个大型细胞,最外面包着一层坚硬的卵壳,表面常有特殊的刻纹;其下为一层薄膜,称卵黄膜,里面包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原生质、卵黄和卵核。卵的顶端有1至几个小孔,是精子进入卵子的通道,称为卵孔或精孔。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卵的基本结构
二、卵的大小、形状和颜色1、卵的大小 昆虫的卵通常很小,最小的只有0.02 mm(如卵寄生蜂),最大的约有9~10mm(如一种螽斯),大多数昆虫的卵长1.5~2.5mm之间 。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2、卵的形状昆虫卵的形状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长茄形(飞虱)2.袋形(三点盲蝽)3.半球形(小地老虎)4.长卵形(蝗虫)5.球形(甘薯天蛾)6.篓形(棉金刚钻)7.椭圆形(蝼蛄)8.椭圆形(大黑鳃金龟)9.馒头形(棉铃虫)10.长椭圆形(棉蚜)11.长椭圆形(豆芫菁)12.肾形(棉蓟马)13.有柄形(草蛉)14.被有绒毛的椭圆形卵块(三化螟)15.桶形(蝽蟓)16.双辫形(豌豆象)。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卵的形状
灯蛾的卵瓢虫的卵菜粉蝶的卵天幕毛虫的卵蝽象的卵蝗虫的卵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草蛉的卵玉米螟的卵黑蚱蝉的卵叶甲产卵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3、卵的颜色 大部分昆虫的卵初产时呈乳白色或淡黄色,以后颜色逐渐加深,呈绿色、红色、褐色等,孵化之前色变得更深。如玉米螟,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卵的颜色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卵的颜色
三、产卵方式单产(散产):棉铃虫、菜粉蝶等;块产(聚产):椿象、螳螂、瓢虫等。单产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块产
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暴露产卵,如产于寄主或猎物的表面,如菜粉蝶卵;隐蔽产卵,如产于土中(蝗虫卵)、寄主体内(蝉卵、赤眼蜂卵等)、树翘皮下、缝隙等。四、产卵场所蝗虫卵菜粉蝶卵
五、卵的保护物卵的保护物,有成虫的体毛(三化螟)、卵鞘(螳螂)、卵囊(蝗虫)。另外,草蛉为有柄卵,产卵时,先分泌一点黏胶,并随腹部上翘把胶拉成细丝,再把卵产在细丝顶端,防止其它捕食性昆虫或先孵出的幼虫将未孵出的卵吃掉;豌豆象卵是可产重叠卵,上面的卵起到保护下面的卵不受寄生蜂侵害的作用。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卵鞘(螳螂)成虫体毛(三化螟)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卵囊(蝗虫)有柄卵(草蛉)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昆虫产卵方式、场所和保护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了解害虫卵的形状、产卵方式及产卵的场所。对害虫识别、调查、保护益虫和有效地控制害虫有重要意义。例如剪除带天幕毛虫卵的枝条可减少其危害。天幕毛虫的卵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谢谢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