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市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1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河南郑州市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1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郑州市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1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河南郑州市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1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 (图片可自由调整大小) 题型1 23总分得分 卷I 一.参考题库(共1000题) 1.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是: A.甲与乙相恋而形成的恋爱关系 B.甲与乙在同一单位工作而形成的同事关系 C.甲向乙借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 D.甲与乙考进同一所大学而形成的同学关系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 第二步,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上权利义务形式的社会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关系客体三要素构成。由此可知,甲向乙借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因此,选择C选项。 2.曹操∶官渡之战 A.吴起∶长平之战 B.韩信∶巨鹿之战 C.刘备∶夷陵之战 D.吴三桂∶宁远之战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曹操”是“官渡之战”的参与者。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长平之战”的参与者中,秦国有白起,赵国有廉颇、赵括。吴起不在此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巨鹿之战”的参与者中,有项羽和秦国章邯,韩信不在此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刘备”是“夷陵之战”的参与者之一,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宁远之战”的参与者中,有明朝的袁崇焕、后金的努尔哈赤等人,吴三桂不在此列,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就图书馆的发展而言,纸质的图书阅览之后又________了计算机的阅览,这个工程使很多公民可以不到图书??就可以________图书馆的资源,除了看书之外,图书馆将来还会提供一些参考咨询等专项的课题服务,开展双向的服务。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拓展????享用 B.拓展????享受 C.扩充????享用 D.扩充????享受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纸质的图书阅览之后又________了计算机的阅览”可知,从纸质图书阅览到计算机的阅览,表明阅读范围扩大。A项和B项“拓展”指开拓扩展,表示范围的扩大,符合语境。C项和D项“扩充”指的是扩大充实,表示数量增多,不符合语境,排除C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所填入的词语搭配“资源”,A项“享用”指使用某种东西而得到物质上或精神上的满足,侧重使用,一般和“资源”形成固定搭配,符合语境。B项“享受”多与生活、人生等抽象概念搭配,与“资源”不搭,排除B项。 因此,选择A选项。 4.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开始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年龄是( ?)。 A.男60周岁,女55周岁 B.男女同为55周岁 C.男女同为60周岁 D.男55周岁,女50周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开始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年龄,男女同为60周岁。 故正确答案为C。 5.所谓学术不端,通常指的是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学术利益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学术不端的选项是(??? )。 A.某大学副校长在知道该校某教师正在申报某课题后,要求该教师添上他的名字 B.某大学教师在参与了其他老师主持的课题后,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C.某大学副校长申报了某科研课题后,委托该校的其他教师帮他完成了该课题 D.某大学教师为了尽快完成科研任务,在发表的文章中直接编造了相关的实验数据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不正当手段”、“谋取学术利益”。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某大学副校长要求其他教师添上他的名字,符合“不正当手段”,目的是加入申报课题谋取利益,符合“谋取学术利益”,符合定义,排除; B项:某大学教师参与了其他老师主持的课题,不符合“不正当手段”,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某大学副校长申报课题后委托其他老师帮他完成课题,他本人并不参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031235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