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25挑山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语文_25挑山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5、挑山工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能结合课文,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能找出描写挑山工语言、动作的相关语句,说出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从中感受挑山工努力向着目标奋力攀登的精神。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5课《挑山工》,齐读课题。 你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是挑山工吗?(学生说)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说明什么?)生(挑山工多) 2.本文作者冯骥才,让我们了解一下。 出示:冯骥才 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文艺家。浙江宁波人。他的文学作品选取素材的视角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地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百味。代表作品有《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珍珠鸟》《花脸》《三寸金莲》等。 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出示本课学习目标,指名读。有没有信心完成?(有)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读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测自学效果。 出示 挑战自我:(1)认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三、学习探究 (一)读书质疑,不解之谜。 1.同学们,在泰山上做挑山工,他们肩挑货物是怎样登山的呢?出示:默读第1自然段并思考:请画出有关语句。(生自学) 2.指名读句子。 3.出示句子: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手空画示意图) 出示示意图。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生读句子说原因。(师:挑山工走的路程长,但速度却并不比游人慢,为什么呢?用作者冯骥才的话说,这真是个不解之谜。) (二)读书释疑,弄清原因。 1.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认识其中一位挑山工。请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自 然段,看看作者和挑山工三次相遇的情景,完成表格。 出示表格 相遇次数 相遇地点 看见挑山工 在干什么 挑山工的 外貌描写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生自读,边读边画有关语句;(2)生填表格,交流。(3)自 由朗读,边读边想象相遇的情景,体会作者的心情。(生自读)(4)三次相遇后,作者的心情怎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惊 异)能不能给“惊异”换个词?(惊讶 惊奇 吃惊) 认识了挑山工,作者的不解之谜是如何解开的呢,让我们看看作者和挑山工的对话吧! 出示:请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从作者和挑山工的对话中找一找,挑山工登山和游人登山有哪些不同? 生默读标画,做批注; 指名交流,再读不同。 能把不同和你的理解,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吗?(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预设)生1:因为挑山工不东看西看,所以登山时节约了很多时间。 生2:因为心中有目标,所以挑山工不停歇地一直往前走。 生3:因为挑山工不耽误工夫,所以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面去了。 (5)出示对话: 我:“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在我们前头了?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挑山工:“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面去了。” (6)带着自己的理解,分组接读对话。 (7)挑山工肩挑货物曲折登上高而陡的泰山,是一天两天吗?(不是),你们从哪里知道的?(生读句子) (三)深化明理,感悟人生。 1.作家冯骥才的泰山一游,深深地为挑山工的执着所感动,一起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作者仅仅需要的是这幅画吗?他最需要的是什么?(精神)想让我们看到挑山工的什么精神? (预设)生1: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 生2:明确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地向前的精神。 3.由事悟理是本文写法上的特点。学了课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预设:我懂得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踏踏实实,坚持到底,这样人生才会美好、充实而有意义。 结束全文 出示: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齐读)愿每个人心中都珍藏一幅挑山工的图画,愿挑山工的精神能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拓展延伸 出示(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齐读,课下自己再搜集几条名言。 阅读推荐 出示(冯骥才的代表作品),相信大家读后会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25* 挑山工 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 学情分析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本节课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

文档评论(0)

wenm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