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第三版)全套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地理学 ? ;一、怎样认识土壤 二、土壤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四、土壤地理学发展的展望 ;(一)土壤的概念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它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单个土体;聚合土体;单个土体与聚合土体;(二)土壤系统的概念;土壤生态系统的概念;(三)土壤圈的概念;土壤圈的地位;土壤圈的功能;二、土壤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三、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概况;(二)我国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1949年后土壤地理学研究;四、土壤地理学发展的展望;第1章 以系统观认识土壤; 系统观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三个角度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以系统观认识土壤,认为土壤系统是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组成的, 三相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表现出肥力功能。系统是开放的,土壤与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1节 土壤系统的组成;一、土壤固相组成;(一) 土壤矿物; 矿物种类与颗粒大小的关系;土壤矿物系统层次性;1. 土壤原生矿物;2. 土壤次生矿物;简单盐类和次生氧化物;次生铝硅酸盐类矿物(1);次生铝硅酸盐类矿物(2);(二)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系统的层次;土壤有机质与腐殖质的区别;腐殖质系统的分级;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性质;腐殖质对土壤肥力的贡献;(三)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二、土壤液相与土壤气相的关系;(一)土壤液相;1. 土壤水分类型;土壤水的有效性;2. 土壤水分的开放性;3. 土壤溶液;土壤溶液的作用;(二) 土壤气相;土壤气相的作用;土壤三相的相互作用;第2节 土壤系统的结构;一、土壤系统的营养结构;土壤系统营养结构图;(一)矿质化作用;(二) 腐殖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合成和分解图;土壤系统的营养结构;二、土壤系统的形态结构;土壤系统形态结构;三、土壤系统结构性变化;第3节 土壤系统的功能; 一、植物的肥力库;(一)土壤肥力的化学因素;土壤养分类型;2. 土壤的酸碱度;3. 土壤吸附及交换性能;(二)土壤肥力的物理因素;?1. 土壤质???;质地对肥力的作用;2. 土壤结构;3.土壤孔隙度;4.土壤的热学性质;(三)生态因素;二、能量的转化机;(一)土壤能量转换的物理学-化学过程;土壤能量转换的生物学过程;三、去污净化器;净化方式;第2章 土壤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开放性是指系统与环境发生交换关系的属性。土壤系统开放性表现于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迁移转化与能量交换,因此这些圈层就为成土壤系统的环境因素。土壤系统因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在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第1节 土壤系统的环境因素;一、生物因素;二、气候因素;三、母质因素;四、地形因素;五、年龄(时间)因素;六、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第2节 土壤系统的两个反馈过程;一、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地质循环的基本过程图 ;二、物质的生物小循环 ;三、两个反馈过程的协调统一;第3节 土壤系统发展过程及其标记;一、土壤系统的发展过程;二、土壤系统形成过程的各式标记;(一)原始成土方式;(二)灰化方式;(三)黏化方式;(四)富铝化方式;(五)钙化方式;(六)盐渍化方式;(七)碱化方式;(八)腐殖化方式;(九)泥炭化方式;(十)潜育化方式;(十一)潴育化方式;(十二)白浆化方式; 第3章 土壤分类 第1节 土壤分类概述 第2节 土壤发生学分类 第3节 土壤诊断学分类 第4节 中国土壤分类 第5节 不同土壤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 【思考题】 ;第1节? 土壤分类概述 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土壤分类是根据土壤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比较土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自然界形形色色的土壤进行区分和归类,系统编排它们的分类位置,并分别给予适当的名称。 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水平的反映,是土壤调查制图和资源评价的基础,是因地制宜地管理土壤、保护生态与环境和引进农业技术的依据,也是国内外土壤学术交流的媒介。;二、世界土壤分类概况 土壤是十分复杂的自然客体,目前对土壤的发生和属性研究得还不够系统和深入,在研究方法论上还有不少分歧,因而迄今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土壤分类原则、分类系统和命名,存在多元分类体系: (一)土壤发生学分类 以苏联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这种分类制为许多国家所采用,如越南、缅甸、东欧的一些国家等,目前仍在我国通行的土壤发生分类也受这种分类制

文档评论(0)

粱州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收集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12007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