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开题报告】.docVIP

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金融学 英汉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谚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它是在群众中间流传的、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的普遍语言现象。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都包含着大量的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毫不夸张地说,对一个民族语言中谚语的研究可以深入地了解该民族的风俗和心理。正如文学作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样,谚语——由一个民族自己创造、代代相传、并蕴涵着大众智慧的句子——也是如此,也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而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了解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英文化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而谚语本身也承载着该民族的文化。不同的谚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文化涵义,即使是相同的谚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文化涵义也会大相径庭,甚至有的谚语只在特定的背景下体现其本意。所以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及习俗、宗教信仰、修辞手法的使用、思维方式,或源于不同的经典名作或名人之口,就会造成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文化涵义的不同。因此,比较研究英汉谚语的文化涵义,对进一步了解中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相关文献,国外学者对谚语的研究起步较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修辞学角度,语义学角度和综合学科角度。从修辞学角度到语义学角度的飞跃,使学者对谚语的研究从表层语言特征渐渐转向表层文化关系,并把谚语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研究。但是,这样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容易将对谚语的研究套入固定的程式化。一旦程式化,那么从谚语体现出来的文化背景就显得苍白,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也就无从谈起了。究其原因,是因为研究并没有从表层文化关系挖掘到深层文化关系。 反过来说,对于深层文化关系的挖掘也必须以语义研究为基础,因此,在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之后,本研究从语义学角度出发,挖掘比较英汉谚语的深层文化涵义,以探索两个民族文化的同异。研究主要以语言文化观为主要理论依据,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角度对英汉谚语的相同和不同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挖掘造成其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通过谚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深掘中西文化差异,更好的帮助两种语言的谚语使用者理解中西文化,使其更理性看待谚语在生活中的启示作用。 综合成果分析 综合成果分析 英汉谚语不同点英汉谚语相同点 英汉谚语不同点 英汉谚语相同点 结合文化涵义与背景,探究如何运用谚语的启示作用比较研究英汉谚语文化涵义 结合文化涵义与背景,探究如何运用谚语的启示作用 比较研究英汉谚语文化涵义 挖掘英汉谚语差异背后深层原因 挖掘英汉谚语差异背后深层原因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10月24日——11月24日:查阅文献资料,写出文献综述部分。 2010年11月24日——11月26日:上传文献资料至高校毕业论文网络平台。 2010年11月28日——12月6日:翻译两篇英文文献,每篇原文字数在2-3千之间。 2010年12月7日?——?12月30日:撰写开题报告,并上传。 2011年1月——3月11日:撰写论文提纲以及初稿,上传论文初稿。 2011年3月12日——3月22日:论文修改第一稿。 2011年3月23日——4月16日:论文修改第二稿、第三稿。 2011年4月17日——4月18日:毕业论文定稿,并上传。 2011年5月21日——参加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Permyakov, (1979): Proverbs and sayings in the East. Science, Moscow. 1979. Baevskij, V.S. (1970): “Porozdayuscaya model poeticeskoj sistemy poslovits.” In: Strukturno-matematiceskie metody modelirovaniya yazyka. Kiev, 1970. (14-15) Wolfgang Mieder, Alan Dundes, (1994): The wisdom of many: essays on the proverb.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London. 1994. Jakobson, Tynyanov, (1929): Problemy izucenija literatury i jazyka, Novyj Lef. 12 (1928). Jolles André, (1930)?: Einfachen Formen. Foklore Society Publications, London, 1930. Max Black, (1

文档评论(0)

183****9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