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GB/T 12474-2008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pdf

  • 386
  • 0
  • 约9千字
  • 约 8页
  • 2023-06-01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08-06-24 颁布
  •   |  2009-03-01 实施

GB/T 12474-2008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pdf

  1. 1、本标准文档 共8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4.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13.220.01 C.80 G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 2008-06-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 言 定》第二版(英文版),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 ——别除了“空气中气体和气体混合物易燃性”中的计算方法; ——刷除了“气体和气体混合物氧化能力”试验及计算; -—别除了附录; —本标准可以将整个装置加热到最高50℃进行试验。 199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引言”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术语中的条目; ——增加了试验原理; —增加了其他配气方式; ——增加了燥炸现象的判定; ——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 1.1—2000做了编辑性修改。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的内容。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 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娄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公安消防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晋、张网、孙金香、张欣、马玉河、王婕、吴彩虹、果春盛、王钢、任常兴、目东。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2474-1990。 I GB/T 12474—2008 引 言 爆炸极限应用于可燃气体危险性分类。有爆炸性危险的工艺设备内允许可燃气体的浓度,爆炸性 气体环境的通风和供热系统的计算,动火作业时安全浓度的确定都同爆炸极限这一参数有关。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点燃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后未形成火焰传播,不能完全认为该混合气不 会燥炸。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与以下因素有关: a) 可燃气体的种类及化学性质; b) 可燃气体的纯度; c) 可燃气体和空气渔合气的均匀性; d)点火源的形式、能量和点火位置 e) 爆炸容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I)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压力和湿度。 Ⅱ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的剧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常压下可然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陆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907—1986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GB/T 5907—198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爆炸下限 lower explosion limlt 可燃气体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体最低浓度。 3.2 爆炸上限 per explosion limit 可燃气体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遇火源即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体最高浓度。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原理 将可燃气体与空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用电火花进行引燃,改变可燃气体浓度直至两得能发生 爆炸的最低、最高技度。 4.2 试验装置 燥炸极限测定装置主要由反应管、点火装置、搅拌装置,真空泵、压力计、电磁阀等组成,见图1.反 装有通径不小于25mm的泄压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