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护专业课复习资料-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医药护专业课复习资料-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针经》是指《灵枢》 2.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足臂十一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 4.三大总结:《灵枢》又称为〈针经〉,魏晋.皇莆谧〈针灸甲乙经〉是幸存最早针灸学专著,扬继洲<针灸大 成>. 5.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6.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7.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8.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督、冲、带、阴、阳维、阴、阳跷脉共8条。 9.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 10.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想、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 11.经络: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 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 路。 12.十二经别:十二正经离、入 出 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13.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 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14.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 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主症的疾病 15.刺手:针刺操作时,医者持针的手。 一般是 右手作用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押手:针刺操作时,医者用来按压辅助进针的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 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作用:a固定腧穴的位置,b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 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c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d控制针感。 16.十四经: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 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密切,故常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为经络系统的主 要部分 17.特定穴: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除具有经 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18.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19.原络配穴:原穴与络穴相配伍使用的配穴方法。 20.经外奇穴: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 21.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固定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22.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没固定位置而 是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23.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 殊部位,同时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临床治疗的刺激点。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传输,输注的 含义,言经气传输之意;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24.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 26.得气:古称“气至”,今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 刺部位获得酸麻胀痛等经气感应。 27.行针:又叫运针,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 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28.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 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 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 1/3,如此反复操作3次, 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 虚寒性疾病等。 29.透天凉: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层,操作时,由深至浅,每层紧提慢 按六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凉感时出针,不揉闭针孔,有泻阳退热的作 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及温疟、骨蒸痨热等症。 30.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33.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指使用不用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 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34.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35.奇经八脉的功能:①任脉:“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②督脉:“阳脉之海”总督六阳 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③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④冲脉:“十二经脉之海”或“血海”涵蓄十二经 气血;⑤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⑥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⑦阴跷脉、阳跷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 合。 36.十二经脉的络穴: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 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37.十五络脉的作用: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躯干部的任脉别络、

文档评论(0)

138****4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