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铁矿地质报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冶铁矿地质报告 :大冶 铁矿 地质 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报告怎么 看 高架桥地质报告 篇一:大冶铁矿综述报告 矿床综述报告 ——湖北大冶矽卡岩型铁(铜)矿区 一,自然地理位置 大冶矿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市铁山区,矿区面积 11.83 平方公 里。西距武汉市 104km,东距大冶市 15km,是我国大型黑色冶金 地下开采矿山之一。区内有武(昌)大(冶)铁路,支线有黄(石) 灵(乡)和黄(石)铜(绿山)铁路;公路通达各县、乡;水路 紧临长江,又有较大的湖泊梁子湖、何安湖、大冶湖、海口湖等, 可行驶小型船只,交通运输甚为便利。 二,区域地质概况 大冶铁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 ( 以梁子湖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大磨山一鄂城隆起带为主体) 的复合 地带。大致与传统构造区划的下扬子褶皱带西部大冶复式向斜构 造部位相当。矿床产出的具体部位在铁山侵入体南缘中段接触带 上。矿区范围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灰岩、白云 岩建造,均已变质成大理岩。 1.重力异常推断中间岩浆房;2. 闪长岩;3.花岗岩;4.火山岩; 5.磁法差值法推断岩浆 上升通道;6. Ⅰ级断裂;7.推断Ⅰ级断裂;8. Ⅱ级断裂;Ⅳ1.铁 山-黄金山逆冲滑覆 构造带;Ⅳ2.殷祖-筠山逆冲滑覆构造带;Ⅳ3.大幕-枫林逆冲 滑覆构造带 本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变动,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时期 的构造形迹普遍发育。尤其是褶皱变形和褶皱叠加作用明显,断 裂具有多期活动性的特征。印支运动期形成的NWW 向构造形 迹奠定了本区基础格架(如铁山背斜及其次一级的背、向斜构造、 墨色林一石马山断裂、棺材山南侧断裂、铁山接触带断裂复合带 等) 。燕山运动期以来的NNE 向构造(如尖山背斜、麻雀恼背斜等) 和接触热动力变质构造(如狮子山一象鼻山卷曲背斜等)迭置于早 期构造之上,它们彼此复合交织,构成矿区一幅复杂而有规律的 应变图象。 1.第四系:大冶群:2.第七段具花斑状构造的大理岩;3.第六段大理 岩夹少量白云质大理 岩;4 ,第五段夹角岩大理岩,常具细齿状缝合线:5.第四段大理 岩,含角岩石香肠断 块;6.第三段石榴石一透辉石大理岩;7.第二段夹角岩。条带大理 岩:8.背斜轴线;9.正常 和倒转地层产状。lo.T:d6 角砾状大理岩;11.Tmd 白云质大理岩;12. 中细粒含石英闪长 岩;13.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14.正长闪长岩;15.斑状含石英闪长 岩;16.闪长汾岩;17.煌 斑岩脉;18.钠长岩脉:19.花岗斑岩脉:20.矽卡岩;21.矿体和隐伏矿 体:22.( 山字型)北西 及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23.(新华夏)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24.大 理岩化时愈合的近南 北向断层;25.推测断层 矿床范围内出露的岩浆岩有四种岩浆岩,属铁山侵入体南缘中 段部分,根据野外穿插关系和间接证据、适当参考同位素年龄数 值确定上述四种岩浆岩形成顺序自早而晚为: 中细粒含石英闪长 岩、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正长闪长岩和斑状含石英闪长岩。前 者属燕山早期,后三者属燕山中期产物。此外还有少数晚期岩脉 如云斜煌斑岩、闪长扮岩等。 三,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在矿区南部零星 出露二叠系上统大隆组和龙潭组。此外零星分布的第四系堆积物。 矿区地层自老至新分述如下: 1.1 二叠系 矿区内所见二叠系地层主要为龙潭组和大隆组。龙潭组 分布 于铁山背斜轴部,为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的灰岩或大理岩,出露 厚度小于4 米。出露于八卦山、上邹村等地。 ②大隆组 分布于 铁山背斜轴部,以黑色薄层硅质岩为主,夹黑色炭质板岩,厚20m 左右。 1.2 三叠系下统大冶群 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在矿区内较为发育,按岩性特征分为六段, 其中第三、四、五段与矿体关系密切。 第一段 :分布在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主要由灰色砂泥质板 岩、含钙质 板岩及褐黄色结晶泥质灰岩或大理岩组成。 第二段:分布于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由条带状角岩或大理 岩组成,厚约40m。 第三段:分布于棺材山尖山逆断层以南。主要由灰褐色角岩、 条带状大理岩及香肠状大理岩组成,后约100m。 第四段:分布在尖山一带。上部为微薄层角岩条带或细角岩香 肠状大理岩,下部为中厚层状大理岩,厚约60m 。 第五段:分布在棺材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