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美修好通商条约.pptxVIP

朝美修好通商条约.ppt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朝美修好通商条约1882年朝鲜王朝和美利坚合众国签订的条约目录经过背景介绍0201内容照会0304评价主要影响0605基本信息《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朝鲜语:????????,英语:USA–Korea Treaty of 1882)又称《薛斐尔条约》,是1882年朝鲜王朝和美利坚合众国签订的条约。这个条约是在当时朝鲜的宗主国清朝的斡旋下签订的,它是朝鲜与外国缔结的第二个通商条约,也是朝鲜与欧美国家缔结的第一个条约。条约规定美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利,因此对朝鲜来说是一个不平等条约。《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有着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朝鲜的门户向世界全面敞开,也意味着朝鲜半岛进一步走上世界大国竞争的前台,变成列强的角逐场所。背景介绍背景介绍1871年美国入侵后朝鲜各地树立的“斥和碑” 1882年签订的《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是在清朝、朝鲜王朝和美国三国互动、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朝鲜王朝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一直厉行锁国政策,曾击退法、美入侵舰队,并在全国各地竖立斥和碑,碑面写道:“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戒我万年子孙”,体现出朝鲜坚持闭关锁国的决心。朝鲜也因此成为东亚最晚开放门户的国家,被西方国家称为“隐士王国”。1876年,日本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成功打开了朝鲜的国门。虽然《江华条约》签订数年后朝鲜政府并没有与欧美列强缔约通商的行动和打算,但该条约的签订毕竟为后来《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的签订打下了基础。而此时的美国在沐浴了工业革命和南北战争的洗礼之后,资本主义空前发展,实力不断强大,开始把触角伸向了远东地区,企图打开当地的市场,便于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19世纪中期,美国辉格党政府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先后打开了中国和日本的国门。美国内战之后,执政的共和党也继续遵循商业扩张原则,作为其东亚政策的基本准则。朝鲜半岛自然不出美国视野之外。但由于朝鲜王朝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坚持锁国政策,美国在日本成功使用的“炮舰外交”竟没能在朝鲜奏效。1866年发生舍门将军号事件,美国商船“舍门将军号”驶入朝鲜大同江,要求朝鲜政府与之通商,结果商船遭到攻击而沉没;1871年美国亚细亚舰队进攻朝鲜江华岛,史称“辛未洋扰”,虽然取得了军事胜利,但由于朝鲜军民的坚决抵抗而撤兵作罢。在沉寂数年后,随着《江华条约》缔结的消息传来,一些美国人再次提出了开放朝鲜国门的要求。1878年4月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参议院海军委员会主席萨金特(Aaron A.Sargent)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参议院授权美国总统任命一名全权代表,“......经过经过朝鲜态度转变美国求助日本中国参与斡旋条约缔结过程美国求助日本薛斐尔(1821-1895) 1878年秋,美国政府决定派遣海军中将薛斐尔(Robert Wilson Shufeldt,又译萧孚尔)周游中东、东亚,以促进美国对亚非贸易的发展,其中一项使命就是尝试打开朝鲜的国门。 薛斐尔于1878年12月初由美国出发,取道非洲西海岸北上,经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印度洋,于1880年4月15日抵达日本长崎。薛斐尔到日本后,乃设法与朝鲜建交。薛斐尔曾在1867年奉命率赴朝鲜调查过舍门将军号事件,但无功而返。他本人力主通过海军在全球扩大贸易、传播“美国信念”(American Creed),对朝鲜也早有打开其国门的野心。因此他对此次朝鲜之行可谓踌躇满志,认为:“十多年之后,完成计划的机会终于来了。” 此次他来日本之前,美国国务院就已经委托日本政府居间协调。 日本外务卿井上馨担心日朝关系因此恶化,但又不好拒绝美国人的请求,所以训令驻釜山领事近藤真锄协助薛斐尔打通朝鲜东莱府方面的关节。薛斐尔来到釜山后,请近藤代为会晤东莱府使沈东臣,但沈东臣以不得接触洋人、不得上呈书契的规矩而予以拒绝。 薛斐尔返回日本后,经过与美国驻日公使平安(John Armor Bingham)商量,拜托井上馨亲自出马,写信给朝鲜礼曹判书尹滋承,这样薛斐尔书信也能附于信后而送到朝鲜人手中。 井上只好答应写信,劝导朝方与美国建交,并将薛斐尔书信译为汉文附于信后,由近藤真锄递交给朝鲜政府。 到了1880年8月11日,访日的朝鲜修信使金弘集(金宏集)将尹滋承的回信和薛斐尔书信一并呈给井上,朝鲜方面借口薛斐尔书信中把“Corea”翻译成“高丽”是辱国(高丽王朝是朝鲜王朝的前朝,将“朝鲜”译成“高丽”就相当于把“大清”译成“大明......中国参与斡旋在“辛未洋扰”时,美国曾请清政府介入美朝关系,却被清政府拒绝,所以此次美方起初并未有联络清廷的打算。但薛斐尔在等待朝鲜回信时,就已经预计不会有好消息,于是他转向驻长崎的中国领事馆求助。领事余瓗将此事上报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何如璋原本就有劝朝鲜与欧美修好以防俄的构想,因此对美方的求助

文档评论(0)

读书笔记工作汇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读书笔记工作汇报教案PP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