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储层地质学的形成、发展与趋势
一、储层地质学
1、储层地质学(又称油藏地质学),是指应用地质与地球物理、以及各种分析化验资料,研究和解释油气储集地质体的成因、演化及分布,描述并表征储层的主要特征(几何特性和物理特征)与信息,应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来分析和 评价储层不同层次的非均质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影响,采用先进的建模技术预测其空间展布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 科。
2、油藏描述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的理论为指导,用地质、地震、测井及计算机手段,定性分析和 定量描述油藏在三维空间中特征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
3、储层表征:定量地确定储层的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不确定过程。
其中储层地质信息包括:物理特性——Φ、Κ和SO的非均质性空间特性——储层建模过程中的各异向性
第二章 油气储层的基本特征碎屑岩储层与碳酸盐岩和其它岩类储层相比具有四个优点:
① 孔隙以粒间孔为主,而碳酸盐岩多为粒内孔;②沉积作用控制强;
③粒度的粗细对孔、渗的影响通常具有较好的规律性;④压实过程比较清楚,并易进行定量分析。
第一节 储层的物理特性—— 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一、孔隙性:指岩石中颗粒间、颗粒内和填隙物内的空隙
———属原生孔
———属次生孔
(二)孔隙度
1、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2、有效孔隙度: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
孔隙度的影响因素:
1、岩石的矿物成分 2、颗粒的排列方式及分选性 3、埋藏深度 4、成岩作用二 渗透率
储集岩的渗透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
1、分类: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和 相对渗透率
A、绝对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1)岩石特征的影响 2)孔隙结构的影响 3)压力和温度的影响B、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因素
润湿性的影响 2)孔隙结构的影响 3)温度的影响 4)优势流体相饱和度的影响三 饱和度:所饱和油、气、水含量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比
四、储层
(一)储层的概念:凡是能够储存油气并在其中渗滤流体的岩石称为储集岩。两个基本要素:孔隙度和渗透率。
(二)储层分类
1 / 10
一、砂体的剖面几何特征
第二节
储层的几何特性
二、砂体平面的几何形态
席状——陆棚砂、海滩砂
扇状———冲积扇、海底扇、扇三角
扇状
朵状
洲砂体、陡坡三角洲洲砂体、
朵叶状
断陷湖盆长轴河控三角洲
鸟足状
条带状
长形状 树枝状 沿岸砂坝、障壁岛、河流、三角洲、潮汐水道鞋带状
透镜状——浊积透镜体、废弃河道
第三节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一、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一)、岩石类型
砾岩(2mm)巨砾、粗砾、中砾、细砾
砂岩(0.0625~2mm)——储油物性较好。极粗砂、粗砂、中砂、细砂、极细砂粉砂岩(0.0039~0.0625mm)粗粉砂岩(良好的油气储层)、细粉砂岩
泥岩(0.0039mm)
(二)支撑形式: ①颗粒支撑 ②杂基支撑。
(三)组构特征——碎屑岩的基本组成包括:
碎屑颗粒(石英Q、长石F、岩屑 R)、填隙物(杂基 和 胶结物)、孔隙:
(四)沉积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或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形成的形迹。
2 / 10
二、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形成环境:温暖、水浅 和 水清
(一)岩石类型:石灰岩、白云岩(原生白云岩 和 次生白云岩)及其过渡类型
(二)结构组分
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包括颗粒、泥、胶结物、晶粒、生物格架、孔隙等。泥则包括灰泥、云泥、粘土泥等;
★★★的颗粒类型有内碎屑、鲕粒、生物颗粒、球粒、藻粒等;
生物格架主要是由造礁生物胶结的结构组分。晶粒是组成白云岩的主要结构组分
(三)碳酸盐岩沉积构造
叠层石构造——潮间及潮下带示顶底构造——判断岩层顶底鸟眼构造——潮上带
缝合线构造——成岩过程中压溶作用的产物虫孔及虫迹构造——生物生活活动造成
一、储层的岩石学研究方法三、沉积相的地质研究方法
(一)岩心沉积相标志研究
第三章 油气储层地质研究方法第一节 沉积相的地质研究方法
颜色:红色—氧化环境;绿色—弱氧化环境;灰色—弱还原环境;黑色—还原环境岩性标志 岩石类型:
自生矿物:锰结核—海洋底;海绿石—浅海陆棚;自生长石和自生沸石:湖相标志; 碎屑颗粒结构与沉积构造
古生物标志——利用有孔虫,介形虫、软体动物、藻类,海绿石划分海相、陆相或过渡相
微量元素:利用微量元素硼,Sr/Ba、Sr/Ca、Th/U、Mn/Fe 划分海相、陆相或过渡相
地球化学标志
稳定元素; 13C/12C 比值区分海相、陆相、过渡相地层; 18O/16O 恢复古海洋温度和古气候变化
(二)单井剖面相分析 (三)连井剖面相/砂体对比 (四)平面相分析
第二节 储层的测井研究方法
曲线形态: 组合形态:
箱形——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