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_T 4787-2014 中分子量聚异丁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83.060 G 35 备案号:48639—2015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4787—2014 中分子量聚异丁烯 Middle molecular polyisobutylene 发布2014-12-31 2015- 06- 01实施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T 4787—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橡胶分技术委员会 (SAC/TC35/SC6)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鸿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顺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明哲、苏桂锋、孙丽君。 HG/T 4787-2014 中分子量聚异丁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分子量聚异丁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路易斯 (Lewis) 酸催化聚合工艺生产的黏均分子量为20000~100000的中分 子量聚异丁烯,黏均分子量以下简称“分子量”。该产品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密封胶、热熔胶等工业黏 合剂,还可用作绝缘材料、防水材料及油品添加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32.3—2010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 丙烯 GB/T 4509—2010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24131—2009 生橡胶 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SH/T 1759—2007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溶液聚合物分子量分布 3 牌号命名 中分子量聚异丁烯按分子量划分不同的牌号,由两个字符组组成。其中: 字符组1:聚异丁烯代号,采用聚异丁烯英文名称首字符,即 “PIB”。 字符组2:聚异丁烯分子量,由3位数字组成,用每个分子量段的中值表示;分子量为30000~ 40000时特征信息表示为350;分子量每增大10000设置一个特征信息。 示例: 字符组1:聚异丁烯代号。 字符组2:分子量为30000~40000。 4 要求 4.1 外观 无色或微黄色黏稠状液体或半固体,无机械杂质。 4.2 技术指标 中分子量聚异丁烯产品技术指标见表1。 2 HG/T 4787—2014 表1 中分子量聚异丁烯产品技术指标 项 目 PIB-250 PIB-350 PIB-450 P1B-550 PIB-650 PIB-750 PIB-850 PIB-950 挥发分(质量分数)/% ≤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针人度(1/10 mm) ≤ 270 200 170 160 150 130 120 100 分子量分布 ≤ 3.0 3.0 3.0 3.0 3.2 3.2 3.4 3.5 黏均分子量 (2~3) ×101 (3~4) ×10 (4~5) ×10 (5~6) ×10 (6~7) ×10+ (7~8) ×101 (8~9) ×101 (9~10) ×10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 目测。 5.2 黏均分子量的测定 按照附录A 的规定进行测定。 5.3 挥发分的测定 按照 GB/T 24131—2009 第条的规定进行测定,试样量为4 g~5g, 在105℃下干燥 2 h。 5.4 针入度的测定 按照GB/T 4509—2010 的规定进行测定,采用100g 砝码。 5.5 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按照 SH/T 1759—2007 的规定进行测定。 GPC 检测色谱柱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GPC 检测色谱柱要求 排阻限 粒径/μm 规格尺寸/mm 理论塔板数 5.000 6 8.0×300 18000 70.000 6 8.0×300 18000 400000 7 8.0×300 18000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正常情况下每月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本标准第4章中所有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挥发分、针人度、黏均分子量为出厂检验 项目。 6.2 组批规则 中分子量聚异丁烯产品应以同一生产线上、相同原料、相同工艺生产的同一牌号的产品组批;以 釜为单位,同一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