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_Z 35-2018CN 水面舰船系泊装置及拖曳装置设计要求.docx

CB_Z 35-2018CN 水面舰船系泊装置及拖曳装置设计要求.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行业标准 FL 1521 CB/Z 35—2018 代替 CB/Z 35—1986 水面舰船系泊装置及拖曳装置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mooring and towing system design of surface warship 2018-12-28 发布 2019-03-01 实施 我打防公重南电话4002015章 间检粒工金链求经生研就 间检粒工 金链求经生研就 内 重 防 伪 码 识 医 防 信 置 ( 别 ) 其 品 标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发 布 I CB/Z 35—2018 前 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代替CB/Z 35—1986 《水面舰艇系泊装置及拖曳装置设计规则》。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与CB/Z 35—1986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a) 指导性技术文件名称改为《水面舰船系泊装置及拖曳装置设计要求》; b) 范围由10000 t 扩展到20000 t 的水面战斗舰艇,对10000 t 以上的两栖战舰艇、水雷战舰艇 和辅助舰船等可参照执行; c) 舾装数选配表中舾装数范围由2080扩大到3400,提出了相应的系船索和拖索的配置要求; d) 对绞盘/绞车和带缆桩的配置依据等进行了调整,补充了一些系泊拖曳设备的具体配置要求; e) 修改了CB/Z 35—1986中的其他表述存在歧义和不适用的相关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沈正湘、岳智君、高新华、刘宇、张海燕、周小龙、王皎、曹伟、 林惊 CB/Z 35于1961年首次发布,1986年12月第一次修订。 1 CB/Z 35—2018 水面舰船系泊装置及拖曳装置设计要求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正常排水量10000 t以下各种排水型水面战斗舰艇、两栖战舰艇、水雷战 舰艇和辅助舰船,以及正常排水量10000t~20000t的水面战斗舰艇中系泊装置与拖曳装置的设计要求。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正常排水量10000 t以下各种排水型水面战斗舰艇、两栖战舰艇、水雷战 舰艇和辅助舰船,以及正常排水量10000 t~20000 t的水面战斗舰艇,对其他舰船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然而,鼓 励根据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GB/T 554—2008 带缆桩 GB/T 4446—1995 系泊绞车 GB/T 4555—1995 船用绞盘 GB 11586--1989 巴拿马导缆孔 GJB 4000—2000 舰船通用规范 CB/T 34—2007 导缆孔 CB/T 169—2011 焊接斜式带缆桩 CB/T 498 系泊纤维索卷车 CB/T 3468 船用钢索卷车 3 系泊装置设计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 系泊装置主要包括系船索、导缆与系缆设备、用于绞缆的绞盘或绞车、缆索存放设备等,其设 备配置应保证舰船在停泊时其左舷或右舷能与码头系结,或与其他舰船、浮筒(水鼓)系结。 3.1.2 系泊装置的布置应与锚装置、拖曳装置、拖曳声纳等其他设备的布置配合进行,确保系船索有 良好的工作条件。 3.2 系船索 3.2.1 系船索的规格和数量一般根据舾装数进行选配,舾装数N 按公式(1)计算。 NK ·A23+2B ·h+A/10 … … … … … … … … … … … … … … … (1) 式中: △ ——正常排水量的数值,单位为吨 (t); B—— 型宽的数值,单位为米 (m); h—— 从正常排水量的吃水线量至最高一层甲板室顶边线的高度的数值,单位为米 (m), 即h为正 常排水量时船中部的干舷加上各层宽度大于0.25B 的甲板室的顶边线处的高度总和。对宽度大于0.25B 的甲板室,如果其处于宽度等于或者小于0.25B 的甲板室之上时,则宽的甲板室应计入,而狭小的甲板室 不予考虑; A—— 正常排水量时水线长范围内,水线以上的主船体部分、上层建筑及宽度大于0.25B的甲板室 的侧投影面积之总和的数值,单位为平方米 (m3); 2 CB/Z 35—2018 K—— 系数,按表1选取。 计算h 和A 时,不计及舷弧。 凡是高度超过1.5 m的挡风板、舷墙、火炮、导弹发射架等均应视为上层建筑或甲板室的一部分。 桅、栏杆及索具等可忽略不计。 表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