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_T 3985-2021 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框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35.210 L77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3985—2021 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框架 Global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distributed cloud 2021-12-02发布 2022-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I YD/T 3985—2021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概述 2 5 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框架 3 5.1 资源管理 3 5.2 数据管理 3 5.3 服务管理 3 5.4 应用管理 3 5.5 运维管理 3 5.6 安全管理 4 Ⅱ YD/T 398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浪潮云信 息技术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 团浙江有限公司、无锡华云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西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云轴信息 科技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曙光云计算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栗蔚、徐恩庆、董恩然、罗欧、吕华章、朱松、白常明、高巍、张琦、欧争光、 唐云兵、戴国超、肖扬、王峰、胡杰、贾冠一、蔡国瑜、李响、曹亚孟、邹素雯、蒋玉玲、石志凯、陈 林祥、朱勇、张敏、张海深、肖子玉、韩研、顾黎斌、管益文、吴涛、万晓兰、李笑如、王小虎、李小 庆、聂红、张琰琚、程海旭、李戈、孙耀华、彭木根、陈炜舜、王叶蓬、毛峻岭、牛继斌、朱湛锋、李 守超、吴广、陈姝、袁广飞、常清雪、范伟鹏、安浦、张冰斌。 YD/T 3985—2021 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框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框架的术语和定义、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概述、框架及相应的要求描 述。框架内容包括资源管理、数据管理、服务管理、应用管理、运维管理和安全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同一分布式云中中心云与区域云、区域云与边缘云、中心云与边缘云之间的协同管理, 也适用于同一分布式云中各中心云之间、各区域云之间、各边缘云之间的协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399—2015 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GB/T 32400—2015 信息技术云计算概览与词汇 3 术语和定义 GB/T 32399—2015和 GB/T32400—201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布式云 distributed cloud 云计算从传统数据中心集中化部署架构向不同物理位置分布式部署架构扩展的新模式。原有的云服 务提供者继续负责分布式云的运营、治理、更新和迭代。 注:分布式云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中心云、区域云、边缘云。 3.2 中心云 core cloud 部署在传统数据中心之中,提供全方面云计算服务的云计算模式。 注:中心云与边缘云相对。 3.3 区域云 regional cloud 位于中心云和边缘云之间, 一般按照需求进行部署,规模介于中心云和边缘云之间,通常通过省级 数据中心进行部署。 3.4 边缘云 edge cloud 构筑在边缘云基础设施之上,位于尽可能靠近事物和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位置,提供可弹性扩展 2 YD/T 3985—2021 的云服务能力,具有以提供快速响应时间、低延迟和轻量计算等的云服务特点,并能够支持与中心云或 区域云进行协作。 3.5 边缘云基础设施 edge cloud infrastructure 网络边缘侧部署边缘云的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IDC、运营商通信网络边缘基础设施等, 以及相对应的网络环境。 注:边缘云基础设施包括云服务提供者的OC 机房和电信运营商的MEC 机房等。 3.6 边缘云节点 edge cloud node 基于边缘云基础设施,部署了边缘云平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