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白鹃梅的植物文化amp;nbsp;白鹃梅的栽培技术
白鹃梅有三种:长江流域多是白鹃梅,以大别山为主产区;黄河流域分布的是红柄白鹃梅,秦岭里多有野生群落;齿叶白鹃梅则多长在东北和华北,塞上牧马儿采的当是齿叶白鹃梅。白鹃梅嫩叶和花俱可食用。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白鹃梅食用的营养价值,白鹃梅的植物文化,白鹃梅的栽培技术。
白鹃梅的植物文化
白鹃梅是蔷薇科白鹃梅属的灌木,枝条长而柔软,叶片薄而翠绿,花苞圆而莹润,花朵大而洁白,花量大而繁茂。花盛开时缀于枝头,碧枝翠叶间,如无数的白鸽栖在枝上,碎玉堆雪一般。再细看,花苞如珍珠,花朵似浅盏,花心一点淡绿;花瓣薄而轻,似绡似绢,宛如纱罗剪成;有风吹过,花枝颤动,满树白鸽振翅欲飞。
白鹃梅嫩叶和花俱可食。塞上缺茶,便采叶代茶;南方大别山的深处,满山的花儿自开自落,村民上山采花,连花带叶,把枝梢上半截的嫩花娇蕊新叶初芽一同捋下。回到家,烧开一大锅水,整筐整篮的带叶花儿丢进去煮,捞出来用清水漂养,凉拌炒蛋做汤拌馅。采得太多一时吃不完可以晒干保存,吃时再用清水泡开,炖肉烧鱼最佳。晒干的菜较寒素,须得有动物性食物的油脂滋润浸透了才好吃。大别山里农家按生活的实用性取名,管它们叫花儿菜、白花菜、珍珠菜。
清初《黄山志》即有记载:“珍珠菜,藤本蔓生,暮春发芽,每芽端缀一二蕊,圆白如珠,叶肥绿如茶。连蕾叶腊之,香甘鲜滑,他蔬让美焉。”这是在安徽,隔省的湖北人也吃它,《孝感县志》上有“珍珠花产山中,成树白花。花未开时,采之如珠颗”的记载。
塞上和中南地区的人根据它花苞的特点,管它叫珍珠花,而在中原和秦岭一代,则叫龙柏芽。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儿子周定王朱橚编写了一本《救荒本草》,其中就有龙柏芽:“龙柏芽,出南阳府,马鞍山中,此木久则亦大,叶似初生橡栎,小叶而短,味微苦。救饥:采芽叶煠熟,换水浸淘净,油盐调食。”叶子像橡栎,那是齿叶白鹃梅。至于吃法,和今天大别山里老乡们的做法别无二致。
白鹃梅这个名字不见于诗词歌赋、历朝典籍、本草医书,也不见于笔记和杂俎,它最早现身是在1937年陈嵘先生主编的《中国树木分类学》里,那么可以猜测一下,这个美丽的名字,是植物学家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取的。它是蔷薇科的,开着蔷薇科植物明显的五瓣花,便用最常见的梅花的形象来为它命名。白鹃梅的英文名是mon Pearlbush,Pearl是珍珠,bush是灌木,连起来就是珍珠柏,英文名和中国乡土名奇妙地保持了一致。乡民没受到现代植物分类学的影响,无意中保留了它的旧时面貌。
白鹃梅食用营养价值
对山野菜白鹃梅的花蕾、嫩叶(带嫩茎)和花等不同可食部位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粗纤维、粗脂肪、硝酸盐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白鹃梅维生素C、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高于常见野菜香椿、荠菜和马齿苋,分别为0.77、50.00、19.03 g/kg,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为27.27 g/kg,可溶性蛋白含量适中,为30.63 g/kg。其中,白鹃梅花蕾和嫩叶(带嫩茎)的营养成分略高于花。白鹃梅的花蕾、花和嫩叶(带嫩茎)中硝态氮的含量分别为0.079 0、0.108 6、0.112 2 g/kg,属1级无公害蔬菜,可放心食用。
白鹃梅的栽培技术
1、位置
白鹃梅耐旱,不耐水湿,种植地点应选择向阳的高地,挖坑单植或群植。操作时,挖坑要大,坑内适当填入厩肥,或堆积的干杂肥,上面再填一层砂质菜园土。
2、管理
华北地区露地栽植,可选择白鹃梅落叶后的晚秋或早春萌动前的3月上中旬进行,此时栽植成活率最高。过早移栽土壤尚未化冻,挖苗时易过多伤害须根;过迟移栽,叶芽及花芽生长发育比较快,地上部分由于过分蒸发而影响树势的恢复,甚至影响第二年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小苗可裸根蘸泥浆或带随根土移栽,大苗最好带土球,土球直径以树冠直径的1/2为宜,土球需进行包扎。
3、施肥浇水
白鹃梅根系发达,生长旺盛,花繁叶茂,一年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养分。因此,要加强水肥管理。对于成活的植株,可在开花前进行第一次施肥,时间在3月上旬进行,这次施肥应以腐熟的饼类肥料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料,促进白鹃梅花芽生长。第二次施肥,宜在5月中下旬进行,这次施肥应以腐热的有机肥为主,磷钾肥为辅,促进果实成长。第三次施肥,宜在进入冬季以前,结合冬灌开沟,施以磷二铵,增加土壤温度,保证植株安全越冬。
夏季花芽分化初期不能过于干旱,应适当浇水。冬季浇封冻水,春季及时浇灌返青水。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生长季节每20天至30天浇水1次。
4、修剪
栽植三四年生的大苗,栽植前可进行重剪,减少蒸腾量,把养分集中在30厘米至50厘米高的茎干内。栽后加强管理,促成活后快速长出健壮枝条,使树冠丰满,第二年就可开出繁茂的花朵。
定植成活后,每年在白鹃梅的休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