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原理 课件 第3--5章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信号基带传输、 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pptx

数据通信原理 课件 第3--5章 数据通信基础、 数据信号基带传输、 数据信号的频带传输.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据通信原理课件

第2章 数据通信 基础知识;目的要求;授课内容;2.1 信号与调制解调;2.1.1 信号的频谱;2.1.2 信号的带宽;1.零点带宽 数据信号频谱主要能量是集中在第一个零点之内的(主瓣),当其旁瓣不足以引起信号失真时,定义 fb 为信号的零点带宽。 ;2.百分比带宽 百分比带宽由下式来定义: 其中 fr 称为百分比带宽,可以取96%、98%、99%等值,其含义是,在该带宽范围内信号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 ;3.矩形等效带宽 对于具有在零点或中心频率处取最大值频谱结构的信号,如下图所示,可以定义矩形等效带宽BC 。 其含义为:;4. 3dB带宽 3dB带宽又称半功率带宽,如下图所示: 信号频谱在 f0 处取最大值, ;2.1.3 调制解调的基本概念;1.调制的定义: (1)时域定义:调制就是用基带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某个或几个参量的变化,将信息荷载在其上形成已调信号传输,而解调是调制的反过程,通过具体的方法从已调信号的参量变化中将恢复原始的基带信号。 (2)频域定义:调制就是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信道通带中或者其中的某个频段上的过程,而解调是将信道中来的频带信号恢复为基带信号的反过程。 ;2.调制器的模型 x(t) 调制信号,即数据终端产生的基带信号 C(t)是载波,AC是载波幅度,fC是载波频率简称载频,θ0是载波的初始相位。 s(t)是已调信号,即调制后的频带信号,其中包含了x(t)的全部信息,信道中传输的就是该信号。;3.调制的分类 (1)按照调制信号的类型 模拟调制:一般指调制信号和载波都是连续波的调制方式。它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基本形式。 数字调制 :一般指调制信号是离散的,而载波是连续波的调制方式。它有四种基本形式:振幅键控、移频键控、移相键控和差分移相键控。 ;(2)按照载波类型: 连续载波调制:载波是连续波形信号,例如正弦高频信号; 脉冲载波调制:载波是脉冲序列,常用的是矩形脉冲序列。 (3)按照调制器功能: 幅度调制:调制信号控制载波幅度变化,例如AM、ASK等; 频率调制: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瞬时频率变化,例如FM、FSK等; 相位调制: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瞬时??位变化,例如PM、PSK等。 ;4.解调方式 (1)相干解调 通过本地相干载波进行相干运算,从已调信号的相位变化中恢复原始信号的方法。 (2)非相干解调 其原理是从已调信号的幅度变化中提取调制信号,因为其不需要同步载波,所以又称之为非同步解调。;5.调制解调的功能 (1)实现信号与信道的匹配 实现信号无线发射 实现频分复用 (2)选择合适的调制解调方式有利于提高传输可靠性 (3)选择合适的调制解调方式有利于提高传输有效性;2.2 传输信道;信道的定义:信道,通俗地说,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路。具体地说,信道是指由有线或无线电线路提供的信号通路。信道的作用是传输信号,它提供一段频带让信号通过,同时又给信号加以限制和损害。 ;2.2.1 传输信道的分类;(1)调制信道模型 调制信道的范围是从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通常它具有如下性质: ①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多对)输出端; ②绝大部分信道都是线性的,即满足叠加原理; ③信号通过信道会出现迟延时间; ④信道对信号有损耗它包括固定损耗或时变损耗; ⑤即使没有信号输入,在信道的输出端仍可能有一定的功率输出(噪声)。 ;对于二对端的信道模型来说,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成: 将上式进一步简化可以写成: 这样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可归纳为两点:一是乘性干扰k(t),二是加性干扰n(t)。 不同特性的信道,仅反映信道模型有不同的k(t)及n(t)。 根据信道中k(t)的特性不同,可以将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变参信道。 ;(2)编码信道模型 从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所有转换器及传输媒质可用一个完成数字序列变换的方框加以概括,此方框称为编码信道。 编码信道的模型可用数字信号的转移概率来描述。 ; 模型中,把 、 、 、 称为信道转移概率。以 为例,其含义是“经信道传输,把0转移为1的概率”。 转移概率由编码信道的特性决定,一个特定的编码信道就会有相应确定的转移概率。 编码信道可进一步分为无记忆编码信道和有记忆编码信道。;2.2.2 传输介质;1.双绞线 定义:将一对绝缘线纽绞在一起,任意拧成螺旋形就构成了双绞线。  构造:双绞线线对绞合越紧密和均匀,双绞线的质量越好。  特性:双绞线的优点是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安装容易。因此常作为用户与本地中心站及中心站与中心站间的连线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