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下肢长度的测量 1.下肢全长 测量体位: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或从股骨的大转子到外踝距离 下肢全长测量 2.大腿长 测量体位: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距离 大腿长度测量 3.小腿长 测量体位:仰卧位,骨盆水平位,下肢伸展,髋关节中立位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外踝的距离 小腿长度测量 4.足长 测量体位:踝关节呈中立位 测量点:从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距离 足长度测量 (三)截肢残端长度的测量 1.上臂残端的长度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2.前臂残端的长度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位,上臂残肢自然下垂。 测量点: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上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 3.大腿残端长度 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 测量点: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4.小腿残端长度 测量体位:仰卧位或用双侧腋杖支撑站立,健侧下肢伸展。 测量点: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下肢残肢断端长度测量 四、肢体围度(周径)测量 (一)四肢围度的测量 1.躯干围度测量 (1)颈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通过喉结处测量颈部的围度,软尺与地面平行。 颈围测量 (2)胸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通过胸中点和肩胛骨下角点,绕胸一周,分别在被测者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时进行 胸围测量 (3)腰围 测量体位: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 然下垂 。 测量点:通过脐或第12肋骨的下缘和髂前上棘连线中点的水平线。测量腹围时,应考虑消化器官和膀胱内容物充盈程度对其结果的影响。 腰围测量 (4)臀围 测量体位:站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 垂。 测量点:测量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间上臀部的最粗部分。 (5)腰臀比 腰围除以臀围的比值 男性:0.85-0.9;女性:0.75-0.8 (二)四肢周径测量 1.上臂周径 测量体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 测量点:在上臂的中部、肱二头肌最膨隆部测量 围度。 上臂周径测量 2.前臂周径 (1)前臂最大周径 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在前臂近端最膨隆部测量周径。 (2)前臂最小周径 测量体位:前臂在体侧自然下垂。 测量点:在前臂远端最细部位测量周径。 前臂最大周径测量 3.大腿周径 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测量点:分别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每隔 6、8、10、12cm处测量围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注明测量的部位。 大腿周径的测量 4.小腿周径 最大围度和最小围度 测量体位: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 测量点:分别在小腿最粗的部位和内、外 踝上最细的部位测量最大、最小围度。 小腿周径的测量 (三)截肢残端周径的测量 1.上臂残端周径 从腋窝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 2.前臂残端周径 从尺骨鹰嘴直到残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 上肢残端围度测量 3.大腿残端周径 从坐骨结节直到残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4.小腿残端周径 从膝关节外侧间隙起直到残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下肢残端围度测量 课后作业 1.简述常见异常姿势及其评定方法 2.异常姿势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3.简述肢体长度与周径的测量方法 第二章 人体形态评定 学习目标 掌握身高、体重、肢体长度与周径的测量 熟悉人体正常姿势及常见异常姿势 了解异常姿势对人体的影响 一、评定内容 1. 姿势 2.体格:身高、体重、肢体长度和围度 3.体型:内胚型(肥胖型)、中胚型(健壮型) 、外胚型(瘦小型) 4.身体组成成分 二、评定目的 研究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体质和营养水平 了解形态变化;确定功能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正常姿势及其评定(直立姿势评定) 1.前面观:双眼平视前方,两侧耳屏上缘和眶下缘中点应处同一水平面上,左、右髂前上棘应处同一水平面上 2.后面观 :头后枕部、脊柱和两足跟夹缝线处于一条垂直线上,两肩和两侧髂嵴对称地处于垂直脊柱的水平线上 第二节 姿势评定 3.侧面观:从侧向看,耳屏、肩峰、股骨大转子、膝、踝位于一条垂直线上,同时可见脊柱的4个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体色盲听力视野测定.ppt
-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ppt
-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资料.ppt
- 人体生理实验系统呼吸运动.pptx
- 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ppt
- 人体十大寄生虫概述.ppt
- 人体司令部-大脑.ppt
- 人体形态学--第03章--第3节--骨骼肌-1总论.ppt
- 人体穴位分类简介.ppt
-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pt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