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_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PAGE / NUMPAGES GBICS03。020        GB Z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001—2004 代替GB/T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rms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 (征求意见稿) 200Ⅹ-ⅩⅩ-ⅩⅩ发布          200Ⅹ-ⅩⅩ-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 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4.2环境要求  4.3策划 4.3。1环境因素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信息交流 4.4.4文件 4.4.5文件控制 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4.5检查 4。5.1监测和测量 4.5。2合规性评价 4。5.3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4。5.4记录控制 4.5。5内部审核 4。6管理评审 附  录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使用指南 附录B(资料性附录)GB/T24001与GB/T19001之间的联系 文献 ?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对GB/T24001-1996作了修订。本标准代替GB/T24001-1996. 本标准的二级标题由1996版的“规范及使用指南”改为“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对术语名称作了下列修改: ――“规划(策划)改为“策划”; ――“环境表现(行为)”改为“环境绩效” 在ISO14001中,在正文中用Shall提出要求:在附录A中用should进行提示或提供指导。对此,本标准中分别译为“应”和“应当”。 本标准是GB/T24000系列中的一项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待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待定) ? 引 言 现在,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通过依照环境方针和目标来控制其活动、产品和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并证实良好的环境绩效。这是由于有关的立法更趋严格,促进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和其他措施都在相继制定,相关方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在普遍增长.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核”.以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但仅靠这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环境绩效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律和方针要求。要使评审和审核行之有效,须在一个纳入组织整体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内予以实施。 环境管理标准旨在为组织规定有效的环境管理要素,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目标与经济目标。如同其他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重要环境因素信息来制定和实施方针与目标.本标准拟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其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中各个层次与职能的承诺,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承诺。这样一个体系可供组织制定其环境方针,规定一系列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与预防,协调它们与社会的经济需求的关系。应当指出的是,其中许多要求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 本标准第二版的修订重点是更加明确地表述第一版的内容;同时对GB/T19001的内容予以必要的考虑,以加强两标准的兼容性,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 为便于使用,本标准附录A和正文第4章的相关条目采用了对应的序号。如A3.3对应4.3.3,其内容都是关于目标、指标和方案的论述,A.5.5和4.5.5的都是关于内部审核等。另外,还在附录B中给出了GB/T24001-2004和GB/T19001—2000之间相近技术内容的对应关系。 本标准规定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它能够用于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认证/注册和(或)自我声明,它和用来为组织建立、实施或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南有重要区别。环境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与竞争意义。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成功实施的证实,使用相关方确信它已建立了适当的环境管理体系. 其他一些标准,特别是ISO/TC207制定的关于环境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提供了环境管理支持技术的指南.对其他标准的参阅仅用于获取信息。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

文档评论(0)

lljwd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