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终沉池,包括各进出水阀门和吸泥、刮泥和水/污泥管道、浮渣处理设备等,主要是液/固(L/S)分离,因为细菌吸收了污水中的碳和磷等,L/S分离的目的是将富含磷、氮和重金属的细菌分离出来,以达到降低排放水的总磷及其它有害物质的目的。这里分离出除细菌外其它指标合格的可以排放的水和可以进一步深加工处理的泥浆,在整个工艺中主要起到降低固体悬浮物(SS)的作用。终沉池上部的清液通过出水堰送至消毒间。下部的含水达99%以上的泥水混合液则通过污泥泵送至脱水间进行进一步的泥水分离,部份则通过回流污泥泵送回氧化沟前端; 第三十页,共七十五页。 终沉池的作用 包括各进出水阀门和吸泥、刮泥和水/污泥管道、浮渣处理设备等,主要作用是液/固(L/S)分离。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五页。 设终沉池的目的 将富含磷、氮和重金属的细菌分离出来,以达到降低排放水的SS、总磷及其它有害物质的目的。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终沉池的工作过程 去除浮渣 上部的清液通过出水堰送至消毒间 下部的含水达99%以上的泥水混合液则通过污泥泵送至脱水间进行进一步的泥水分离,部份则通过回流污泥泵送回氧化沟前端。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五页。 E.脱水间,包含离心脱水机和泥饼输送带等,主要是将经初步分离的泥浆再进一步脱水,将含水率从99%降至75%-85%左右,以达到将污泥减量化降低运输量的目的,经脱水间脱水后,含固率达15%左右的泥并外运处理,其上清液则送回预处理工序; F.消毒间,含相关消毒设备和控制水流量的相关阀门等,主要是用紫外线杀灭水中的有害细菌,确保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脱水间的作用 包含离心脱水机和泥饼输送带等,主要是将经初步分离的泥浆再进一步脱水,将含水率从99%降至75%-85%左右,含固率达15%左右的泥并外运处理,其上清液则送回预处理工序。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五页。 设脱水间的目的 将污泥减量化,以降低运输或处理量。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五页。 消 毒 间 含相关消毒设备和控制水流量的相关阀门等,主要是用紫外线杀灭水中的有害细菌(以粪大肠菌群衡量),确保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五页。 图1: A2/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五页。 一/二期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曝气方式不一样,一期是采用倒伞式曝气机的表曝方式,其优点是前期投入较低和维护方便,缺点是能耗较高和曝氧效率较低;二期采用鼓风机和合成橡胶膜式微曝气头的微曝方式,其优点是曝气效率较高和能耗较低,缺点是前期投入较高和后期维护较复杂(主要是曝气头的维护)。同时,二期终沉池没有导流板,所以当流量较大时(一般在>3300M3/H),其排放口的SS值较高。 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五页。 不同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倒伞式曝气机的表曝方式,其优点是前期投入较低和维护方便,缺点是能耗较高和曝氧效率较低; 鼓风机和合成橡胶膜式微曝气头的微曝方式,其优点是曝气效率较高和能耗较低,缺点是前期投入较高和后期维护较复杂(主要是曝气头的维护)。 第四十页,共七十五页。 不同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1、倒伞式曝气机的表曝方式,其优点是前期投入较低和维护方便,缺点是能耗较高和曝氧效率较低。 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五页。 不同处理方式的优缺点 2、鼓风机和合成橡胶膜式微曝气头的微曝方式,其优点是曝气效率较高和能耗较低,缺点是前期投入较高和后期维护较复杂(主要是曝气头的维护)。 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五页。 终沉池设置导流板的好处 一期终沉池有导流板,在流量达5000M3/H时,出水的SS仍然很低。 二期终沉池没有导流板,当流量较大时( 大于等于3300M3/H),其排放口的SS值较高。 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五页。 国家对工业企业的排污监督也越来越严格。 国家和省都对生活污水处理的排放水进行监控,标准见表1。 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五页。 表1: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五页。 二.一/二期的设计产能和一些控制措施 1.设计产能及进水量过大的处理措施 一/二期的设计规模是10万吨/天,最大负荷能力是设计规模的120%-130%,也就是说,当进水量在12-13万吨/天时,一/二期都应该能够正常运作,当超过这个限度时,应打开位于沉砂池附近的溢流阀将过多的污水通过溢流管排放出去,以避免对一/二期构筑物及设备造成冲击。 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五页。 一/二期的设计产能 一/二期的设计处理能力是10万M3/D,最大负荷能力是设计处理能力的120%-130%。 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五页。 进水量过大的控制措施 当进水量在12-13 M3/D 时,一/二期都应该能够正常运作,当超过这个限度时,应打开位于沉砂池附近的溢流阀将过多的污水通过溢流管排放出去,以避免对一/二期构筑物及设备造成冲击。 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