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7课 散文诗两首之《金色花》 课件.pptxVIP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单元 第7课 散文诗两首之《金色花》 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色花 七年级上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泰戈尔在诗歌、体裁、语言及表现方法上能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体裁上把现实题材处理成具有冥想因素,把冥想体裁处理为具有现实成分;体裁上,诗人创造出“故事诗”和政治抒情诗的形式;还致力于创造自由体诗。 《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金色花》篇幅短小,而意蕴丰赡,是泰戈尔散文诗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首句),由此生发想像── 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表现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作品虽短,但是有完整的情节,情节发展有波澜。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我”是天真活泼、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的;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慈爱的。 蒂(dì) 梗(ɡěnɡ)祷(dǎo)告 沐浴(mù yù)罗摩衍(yǎn)那生字展示 沐浴: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祷告:向神灵祈求保佑。词义展示 祷(dāo):祷告 涛(tāo):波涛浴(yù):沐浴裕(yù):富裕峪(yù):嘉峪关瓣(bàn):花瓣 辨(biàn):辨别辩(biàn):辩护辫(biàn):辫子近似字展示 作者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成这首诗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内容展示 拟人。诗人首先反把自己比作金色花,然后又赋予金色花人的感情和动作。这样写可以使诗歌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有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歌,有诗的情绪和思想,给读者美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音韵美和节奏感。 金色花是印度的神圣之树。木兰花科植物,开金黄色小花,又译作“瞻波伽”。这里以“金色花”为题,是用“金色花”比喻儿童,点明作者写作此诗的意象和内容,并借此赞美母子之间相互的爱。 1、诗歌开头的“假如”一词大文中有什么作用?一、齐读第1-3段,回答下面问题。 “假如”表明全文内容是以一种假想的方式写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词视为整首诗的诗眼。 2、从“笑嘻嘻”“匿笑”“悄悄地开放”“看着你工作”这些词语,你能看出什么? 可以看出“我”在用一种嬉戏的方式身母亲表达真挚的爱意。 3、“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暗暗地匿笑”写出了孩子调皮、快乐、天真、活泼的特点,说明了沐浴在母爱中的孩子是快乐幸福的。 1、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二、抽读第4-7段,思考: 写“我”和母亲的三次嬉戏经过,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之情。 2、作者以时间顺序来写“我”与母亲节的三次嬉戏,说说这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第4段:写第一次嬉戏,这是一次对母爱无私的回报。孩子想为正在祷告的母亲做些什么,于是就想将自己变成金色花,让花香沁入母亲的心脾。 第5段写第二次嬉戏,时间是中午。母亲在读《摩罗衍那》时,“我”想用“我”的影子为母亲遮挡住刺眼的阳光。 第7段写第三次嬉戏时间是黄昏。“我”想用我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给母亲一个惊喜。 1、通过这两段对话,你体会到什么情感?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三、抽读第8-9段,思考问题: 母亲着急,而孩子则得意洋洋的样子,体会到母子之间纯真的感情。“坏孩子”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特殊表现方式,这也是母亲对找不到自己孩子的一种嗔怪。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文档评论(0)

xqzxmj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从事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学20多年,热爱学生,采用驱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获得市先进工作者。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