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治钧:有正书局石印《红楼梦》底本来历小辨.docxVIP

沈治钧:有正书局石印《红楼梦》底本来历小辨.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治钧:有正书局石印《红楼梦》底本来历小辨 提要:关于上海有正书局石印《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底本即戚 蓼生序本之来历,学界主要有俞明震、夏曾佑两说。俞说出自黄乃秋、 王灌、陈寅恪、俞大纲、俞大维,采信者较多;夏说出自吴则虞,采 信者甚少。俞说尚存明显破绽,不可执迷。包天笑证词实际上排斥俞 夏两说。有正底本即张开模藏本,无可置疑。兹据《申报》美查启事 及《汪康年师友书札》中王存善函一通、夏曾佑函四通,考证有正底 本来自夏曾佑,方式为狄葆贤先租后买。狄氏一开始便道出了实情。 夏曾佑拥有过一部《石头记》旧抄本,购置时间是光绪二十七年 (1901)辛丑夏秋之际,有案可稽,有据可循。有正底本清季递藏源 流为张开模一王存善一汪康年T夏曾佑T狄葆贤。 在《红楼梦》旧抄本中,戚蓼生序本最早闯进公众视野,最早汇 入红学领域,最早引出脂系校本。这首先要归功于漂阳狄葆贤,归功 于上海有正书局。 有正书局石印本封面题《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扉页题《原本 红楼梦》,中缝题《石头记》,有大字本,有小字本,均称戚序本或 有正本;后经拍照影印,屡屡重版,流传广泛。它的底本失而复得, 再隐再现,存十册前四十回,也已影印。关于这个底本的来历,始终 扑朔迷离,雌雄恍惚,今试辨之。 -关于有正底本来历的两种说法 日;第三函列六十五通,写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二月十九日; 第四函列七十三通,写于同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汪康年师友书札》 收夏致汪函凡百通,可见双方交谊笃密。两公曾携手办报纸,既是同 僚又是好友,还是亲戚,理当如此。汪父是夏的舅舅,夏母是汪的姑 夏函显非全璧,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其间定有遗阙,另欠汪函对照, 幸气脉尚存。 姑;夏比汪小三岁,呼汪表兄。作此函时,夏在津京皖,汪在沪。 姑;夏比汪小三岁,呼汪表兄。作此 函时,夏在津京皖,汪在沪。 夏曾佑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夏秋之交购得一部《石头记》 旧抄本(真正拿到手应在初秋),价格二十块英洋。原索三十块,足 足拖延了一年半(从允诺购买算起,跨三个年头),终以较低价成交。 书是哪里来的?显然就是王存善向汪康年推销的那部。天下没那么凑 巧的事,同为汪康年,同为《石头记》旧抄本,王存善已兜售过一部, 转瞬间旁人又送来一部代卖。哪有那么多宝贝?王存善那部的版本特 征已略知一二,很像有正底本。王裁度当是未定初本”先声夺人, 先入为主。它转化成一种特殊基因,王存善一汪康年-夏曾佑一狄葆 贤,一脉相传,最后落实为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字样。若自《申 报》美查启事《原本红楼梦》算起,更加源远流长。在那个时代, 《红楼梦》〃初本钞本原本秘本〃是能够激动人心的, 理所当然会指向国初。现成的广告词,无需硕学鸿儒挖空心思, 何况狄葆贤等个个信以为真,也确乎基本不假。 由此看来,张开模生前(距去世十多年)已卖掉自家藏本。图章 昭示,他珍爰这部书,断难割舍。可惜琥珀翡翠不能当饭吃,宋窠元 刻亦如然,况且所缺的不只是饭,恐怕还有酒和药。唐诗:〃贫来卖 书剑,病起忆江湖。〃张开模穷愁潦倒的结果是本子流入王存善之手, 或者竟是王亲自出马收购的。有《申报》美查启事指引在先,他去皖 南一带按图索骥,顶多打听打听,便不至无功而返。王存善没打算自 己留下,遂向汪康年吹嘘。汪也只是个过路财神,扭头告诉夏曾佑, 寻求脱手。夏慎重,把王存善视作《儒林外史》中人提防着,有意杀 价。对这个本子,夏极富兴致,却迟迟未兑现,最终如愿以偿。 夏曾佑下决心成交,跟汪康年的游说之功密不可分。都一年多了, 夏答应要买,却一直不肯付钱;汪自然会催,因身后的王存善着急。 催的办法多多,最高效的是将本子夸得神乎其神,天花乱坠。汪还得 实事求是,有理有据,巨细靡遗,绝对不能谎报军情,不能胡诒八扯, 因买方夏曾佑是个学者,是个行家,且不管表弟兼昵友。以至于夏还 未见书之原物,便讲何不俟世事稍定,集资印之,当必不至吃亏”。 言外之意,尊驾吹得这般热闹,该当自己留下,并且设法刊印出来, 嘉惠士林,还能赚些银两,起码不会赔本。不难悬揣,汪康年为了说 一条一条找出抄本妙处,然后笔之于书寄出。那必定是对夏曾佑藏本 的深入研究。令人惆怅的是,目前还见不到此类汪致夏函,否则夏本 (实即戚本)研究史会上推至光绪朝中叶。此无碍乎脂砚斋仍为祖师, 戚蓼生仍为口蒿矢,苕溪渔隐范锚仍为先驱。祈盼汪康年论夏本函终有 一天重现天壤间。 服夏曾佑,必得认真翻阅那部《石头记》旧抄本,还须用通行本比对, 服夏曾佑,必得认真翻阅那部《石头记》 旧抄本,还须用通行本比对, 而今缅望吴则虞,对他拎出的夏曾佑说势必刮目相看。此时此刻, 真有一种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之感。跟黄乃秋、王港、陈寅恪比起来, 吴则虞固然年轻,但他有个好老师:章炳麟(1869—1936 )字枚叔, 号太炎,与俞明震、汪康年、夏曾佑、狄葆贤同

文档评论(0)

187****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3054242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