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冲刺之古诗虚实结合.docx

上海高考语文冲刺之古诗虚实结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型整理——古诗虚实结合 2022春考 别双温树 唐·李绅 = 1 \* GB3 ① 往年于惠山書房前手植,今已喬柯,數尋干雲,葱翠蔭日。此樹移過江多死。有類丹橘。 翠条盈尺怜孤秀,植向西窗待月轩。 轻剪绿丝秋叶暗,密扶纤干夏阴繁。 故山手种空怀想,温室心知不敢言。 = 2 \* GB3 ② 看尔拂云今得地,莫随陵谷 = 3 \* GB3 ③改深根。 13.本诗理解正确一项是( )。 A. 首联交代缘起,叙写诗人可怜树苗孤单弱小。 B. 颔联对仗工整,描绘树在不同季节的样貌。 C. 颈联转向虚写,由树联想到诗人过去的经历。 D. 尾联运用拟人,写诗人临行借树寄托志向。 答案:A 2021高考 虞美人(羊山饯杜侍郎郡君十二姑及外弟天逵) [北宋]晁补之 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油灯野店怯黄昏。穷途不减酒杯深。故人心。 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别语重千金。明年过我小园林。话如今。 14.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词中画线部分。(5 分) “一般”句写临别寄语,这是实写(1)。然后由实入虚,想象将来在自家的小园林再次相逢(1),“话如今”是说此次的聚散会成为日后重逢时回忆的话题(1),借此慰藉心灵,冲淡离别的感伤(1)。是对所想象的虚境细化深入,突出对此次相聚的珍惜以及离别的难舍。(1)虚实相生的写法拓宽了词境,将喜忧交织表现得细腻宛转,真切感人。 2019高考 和徐都曹① [南朝齐]谢眺 宛洛②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结轸③青郊路,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桑榆萌道周。 东都已俶载④,言归望绿畴。 14.你认为本作品哪一联写景写得最好?请赏析其妙处所在。(5分) 我觉得“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一联写得最好。这一联写日光遍布江上,青草沐浴着阳光,在微风中摆动。其中“动”“浮”二字,捕捉精准,感受细腻,化虚为实,最有表现力。阳光本是最难以捉摸的,作者却能抓住阳光落于江上、波光粼粼的画面,写出日光仿佛在江上跳跃的效果。日光又落在草叶上,风吹草动,仿佛风也有了光,浮动在草际。这一联描绘的画面清新灵动,明丽旖旎,我们读诗时也能感受到作者赏景的喜悦,很有感染力。 2018高考 从军行 (唐)崔国辅 塞北胡宿下,营州索兵救。 夜里倫道行,将军马亦瘦。 刀光照寒月,阵色明如昼。 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 14.扣住“传闻”二字,赏析“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两句(4分) “传闻”在诗中是“听说”之意,指我方军队听说敌军遍布山野,“我军”的救援部队已经严阵以待,誓与殊死搏斗,侧面写出了援军行动迅速。从写法的角度上看,“传闻”属虚写(想象),将战前紧张的气氛烘托的生活而形象,充分表现了“我军的救援部队”奋勇抗敌、报效国家的英勇气概和无畏的精神。 2022一模 【奉贤】 【甲】_________·秋声 (宋)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①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乙】秋夜 (宋)陈与义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汉明。 莫遣西风吹叶尽,却愁无处著秋声。 13. 对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词开篇点明时节,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B. 甲词上片虚实相生,表达对故友的思念。 C. 乙诗“洗”字形象地描绘秋夜天空的爽朗。 D. 乙诗作者欲借西风、落叶寄托心中的愁绪。 答案:B 【金山】 【甲】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乙】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②。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12. 选出一项没有出现在甲乙两首诗中的艺术技巧( ) A. 化用典故 B. 虚实相生 C. 借景抒情 D. 托物言志 答案:D 【浦东】 秋夜与友人宿 (唐)杜牧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 蒹葭露白莲塘浅,砧杵夜清河汉凉。 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歧路客愁长。 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 秋夜同友人话旧 (唐)谭用之 露下银河雁度频,囊中垆火几时真。 数茎白发生浮世,一盏寒灯共故人。 云外簟凉吟峤月,岛边花暖钓江春。 何当归去重携手,依旧红霞作近邻。 14. 请赏析这两首诗歌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杜诗尾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视听结合,通过笛声、月色等意象视听结合描绘出秋夜佛晓时分凄清、寒冷的氛围,用清冷的笛声、寒凉的月色,表达了长愁无眠,宦游他乡的漂泊之苦。 谭诗尾联运用想象(或虚写),憧憬归去后携手伴红霞的温馨美好画面,表达了对往日美好生活怀念;

文档评论(0)

黎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