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_T3670-2022花生抗褐斑病鉴定技术规程.docxVIP

DB21_T3670-2022花生抗褐斑病鉴定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65.020.20 21CCS B 15 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670—2022 花生抗褐斑病鉴定技术规程 Rule for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brown leaf spot in peanut 2022 2022 - 12 - 30 发布 2023 - 01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3670 DB21/T 367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瑾卉、林英、梁春浩、臧超群、于舒怡、刘晓舟、安福涛、张海东、辛绪红、金迪。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84号),联系电话:024 I I DB21/T 3670 DB21/T 3670—2022 DB21/T 3670— DB21/T 3670—2022 接种前30 d~45 d,将病菌接种于PDA培养基平板上,25℃恒温培养15 d,挑取菌落,置于2 mL离心管中,加入无菌水1.5 mL,充分震荡混匀,吸取菌悬液500 μL,置于OA培养基中央,均匀涂布整个平板,25℃恒温培养10 d~15 d。于超净工作台中刮取分生孢子,置于装有少量无菌水的烧杯中,静置20 min,配制成浓度为1×10 5个/mL孢子悬浮液(如未立即接种使用,可置4℃保存,保存时间≤2 d)。接种前在孢子悬浮液中加入0.1% Tween20 1 μL/mL 增加病菌孢子与叶片粘附性,加入蔗糖0.05 mg/mL提高孢子 萌发率。 花生抗褐斑病鉴定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花生抗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鉴定技术的病原物分离、接种体制备、室内抗性鉴定、田间抗性鉴定、病情调查、抗性评价、鉴定记载方法等。 本文件适用于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及种质资源对花生褐斑病抗性的室内、田间鉴定及评价。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842 东北产区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DA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 OA 燕麦琼脂培养基(Oatmeal Agar Medium) 5 试剂与材料 PDA培养基、OA培养基。 6 病原物分离与接种体制备 病原物分离 从花生叶片病斑处挑取花生褐斑病菌分生孢子,置于无菌水中,震荡3 min,将分生孢子悬浮液涂布于水琼脂平板上,挑取单孢子,置于PDA培养基上,26℃培养箱中暗培养。形态观察结合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为落花生尾孢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致病性,确定为供接种用菌株。病原菌于4℃保存,或20%甘油中,-40℃长期保存。 花生褐斑病症状及病菌形态描述见附录A。 接种体制备 1 室内抗性鉴定 室内离体叶片准备 在花盆中播种籽粒饱满的花生种子3粒,定期浇水,于26℃、12 h光暗交替的培养箱中培养至下针期。剪取底部向上的第3、4片复叶,用脱脂棉包裹叶柄,插入经人工打孔的接种杯(直径4 cm,高4.8 cm) 中,杯内含清水30 mL。 接种 将孢子悬浮液均匀喷施于离体叶片上,光照条件下26℃保湿培养12 h,黑暗条件下18℃保湿培养12 h,培养7 d~10 d。 接种后25 d~30 d 接种后25 d~30 d,进行病情调查。调查接种的全部叶片,记录总叶片数,各级病叶数,计算病情指 数及相对抗病指数。 DI = ∑ (s×n) × 100 (1) S×N 式中: DI—— 病 情 指 数 ; s——各级代表值; n——各级叶片数; S——发病最高代表值; N——调查总叶数。 RDI = 1 ? DIP (2) DIS 式中: RD

文档评论(0)

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17日上传了一级注册计量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