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第I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要定义“Taste”这个概念并非易事。从词源分析来看,无论是在古希伯来语、古希腊语,还是在古拉丁语中,该词的意思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第一,指通过嘴品尝;第二,指通过感官感受、体验,甚至享受;第三,在以上两个意思的基础上,它又以隐喻的方式表判断、品鉴和区分。由于其内涵的多义性和外延的模糊性,这个反复出现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概念让不少思想家、哲学家困于心、衡于虑,却仍对其背后的深意不得而知。
②比如康德在写《实用人类学》一书时掩卷哀叹:“现代语言竟然会用某个口腔内部的感觉器官来命名审美判断的官能,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无论是对美的鉴别还是对美味的选择,都由同一个感官来作出决定,这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则指出,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被认识把握的知识剩余物。因此他提议,我们不妨干脆将其“封印”,让它在安息中酝酿力量的风暴。
③对中国读者来说,在中文语境中探讨“Taste”概念尤其不易,其复杂性和艰巨性来自其不可译性。我们究竟该将其译为“趣味”还是“品味”呢?无论是“趣味”还是“品味”,这两个名词都有审美判断和品鉴之意。例如,唐代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就以“品”表“品类”和“品鉴”两层意思。他也谈到了“味”。在《与李生论诗》中,他提出“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换言之,诗应有“味外之味”。此处,第一个味指品鉴具体的艺术形象,第二个味指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激发之下,由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审美愉悦。然而,“Taste”一词远不止“品鉴”和审美判断之意。事实上,从该词在西方思想史中的运动轨迹来看,中国文论传统中的“趣味”两字似乎更为合宜。
④我们不妨先回到“品味”两字。从《辞源》来看,现代汉语中的“品味”从“品”字发展而来,而“品”则表官吏的等级,也指某种社会约定俗成的标准规格。当某人(无论其道德或行为举止)或某件艺术品没有达到社会期待的标准时,我们也会称其“不入品”。上述价值判断背后实际上隐含着区分高低等级之意。因此,以“品味”译“Taste”,难免招致偏见。而“趣味”则显得更具文化包容度、并有利于中国读者绕开理解时的种种障碍和误区。
⑤首先,“趣味”与位置高下、等级无关。根据《辞源》,“趣”表“旨趣”“意旨”。正如学者李春青所说,就个体主体而言,它(趣味)指一种心理倾向,是人的兴趣之所在;就集体主义而言,则是一种在特定时期具有普遍性的精神旨趣与价值关怀。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反观“Taste”一词的概念发展,该词的复杂属性亦使其渐趋中性,从而与中文语境中的“趣味”同频。
⑥其次,根据《说文解字》,“趣”,通“去”,表示迅速离开;通“取”,有取舍判断之意。而纵观近几百年来的“Taste”变革史,它确实也是消逝、演变和创新交融的结果,既包含了个人的选择,也体现了某一社会的普遍选择。因此,以“趣”来体现上述变革并不为过。
⑦试想,当英国18世纪著名的辉格党政治家坦普尔爵士大谈中国园林趣味时,他不可能预见到几十年之后英国作家沃波尔对中国风的攻讦。这种趣味变革既体现了个人的审美,也折射了百年之内中英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英国构建自身民族性的迫切愿望。而当英国画家吉尔平以如画趣味引领英国人踏遍湖区时,他也未必会预见到上述趣味会成为英国中产阶层遮蔽贫富差距的美学叙事策略,他更不会预见到维多利亚时期的批评家罗斯金会将上述趣味列为次等趣味。不可否认,任何文明、国家和地区的趣味都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本质主义语言来解释。
⑧再者,我们知道,人的心志也是有趋向的,因此“趣”又引申为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小学数学六年级期末自我评估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评估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高碑店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小学数学四年级期末自测模拟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高分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甘肃省玉门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提升预测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台湾省桃源市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自测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高中语文高一期末高分预测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天长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高分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中语文高三期末评估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中语文高一期末高分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应城市小学数学六年级期末自我评估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四平市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自我评估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宜都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评估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全国高中语文高二期末高分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咸宁市小学数学三年级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中语文高二期末高分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中语文高一期末通关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卷.doc VIP
- 2025“安康杯”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版).docx VIP
- 2024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历年考试真题.docx VIP
-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运动和力的关系(原卷版).docx VIP
- 宁波市海曙区事业单位真题2023.docx VIP
- 悦纳自己——爱自己的100种方式(课件)高一下学期心理健康课(通用版).pptx VIP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5修订稿(定稿).docx
- 再生医学技术:2025年关节软骨修复研究前沿报告.docx
-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TSG T7001-2023).docx VIP
- T CNAS 32─2023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