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乡约与明代基层教化圣谕的演绎明代士大夫对太祖六谕的诠释.docxVIP

明代乡约与明代基层教化圣谕的演绎明代士大夫对太祖六谕的诠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乡约与明代基层教化圣谕的演绎明代士大夫对太祖六谕的诠释 朱元璋的六条圣旨“孝敬老人,和睦相处,教子育孙,解生理,不犯错误”被称为圣训、圣训六章、圣训六字,甚至“六字”。 六谕在明代影响很大。永乐帝、嘉靖帝对六谕都很重视。朱棣在永乐六年 (1408)十二月初七日发 布的 《敕北京所 属官吏军 民人等》 云: “尔等宜遵守礼法,各务本业,孝于父母,敬于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毋作过恶。” 士大夫对六 谕也极推 崇。罗汝芳 将太祖六谕视为直接尧舜之道的经典。柳州府儒士王启元 (1559-?)甚至说六谕的二十四言,字字珠玑,堪与六经相配, “合经三十也” 对六谕诠释文本的探讨,相关研究虽然开始很早,但相对零散。1903年,沙畹在 《法国远东学院院刊》撰文,介绍万历十五年 (1587)钟化民所刻 《圣谕图解》。20世纪30年代,王兰荫讨论明代乡约时从地方志中抄录曾惟诚 《圣谕解说》和王钦若 要彻底清理这段明清时代 的基层社 会教化史,还需要对六谕诠释历程的系统梳理,包括对诠释的发展阶段、诠释方式的演变、诠释内容的相互影响及其在不同时代的痕迹等问题的探讨。 《圣训》六谕的诠释 王恕 (1416-1508) 是现在确 知最早诠 释 《六谕》的学者。他本人出入经学、理学,以心解经,著有 《石渠意见》 《玩易意见》等经学著作。对六谕的注释可以视为他注释经典的余波。 马理 (1474-1555)《圣训演序》说:“盖自夫圣训之垂世也,世皆钦遵之,而献臣为甚。有注而行于巡 抚时者, 三原王端 毅公臣恕 是也。” 《圣训解》依六谕次序逐条注释,先对六谕的每句话中的关键性词汇进行解释,再谈如何遵行,最后以 “故圣祖亦 举以教民” 为结。如释 “孝顺父母”,先说 “事奉父母而不忤逆,便是孝顺”,再谈孝顺之行——— “平居则供养衣食,有疾则亲尝汤药,有事则替其劳苦,和悦颜色以承顺其心志”。释 “尊敬长上”,先说 “崇重长上, 不敢怠慢,便是尊敬”,随即又释 “长上”一词, 说:“长上不一,有本宗长上,有外亲长上,又有乡党长上。若伯叔祖 父母、伯叔父母、姑兄姊、党兄姊之类,便是本宗长上”,再缕述尊敬长上应行 之事, 如 “行则随行, 递酒则跪 ” 作为第一部将六谕从 《教民榜文》中抽出并加以诠释的作品, 《圣训解》开了六谕诠释之先河,对后世影响很大。马理说:“端毅之注圣教, 见今率由。” 嘉靖九年 (1530),刑部尚书许赞 (1496年进士)为六谕作赞。 《圣训赞》无单行本,保存在唐琦 《圣训演》内。许赞序云: “臣赞伏睹我太祖高皇帝教民榜训,先后六言,其于古今纲常伦理、日用事物之道,尽举而无遗。斯世斯民, 所当日夜儆省而遵行之者也。夫道二,善与不善而已矣。圣训先五言,则凡善之所当为者不可不勉,后一言,则凡恶之所不当为者不可不戒…… 臣赞本以菲才,荷蒙圣上擢掌邦禁,深愧辜明刑之任,昧弼教之方,窃惟率土之民举遵圣训,则比屋可封,人人君子,而刑无事于用矣。刑以无为功。臣仰读圣训,重复思绎,谨著赞语各二十二句,尚愧无以发扬圣祖之洪谟显烈,而期望斯民遵圣训、 远刑法, 以少裨圣 上重熙累 洽之化。” 但很快人们便将王恕的解与许赞的赞并称。 嘉靖十五年 (1536),蒲城县儒学教授徐效贤落实唐琦宣讲六谕时说: “教民榜训词,所以诱善而禁非者,皆因其良心而谨其庸行,非有高远之事、隐奥之词也。近世名卿为注为赞,因略致详诚,可谓深切著明矣。” 唐琦 《察院公移》要求: “仰各拣选乡中抵业笃实者充为木铎老人,使各整衣振冠,仍将御制训词朱碑金书,上刻圣谕,分刻王尚书注解于下,沿乡劝谕。望日则集里中老稚于各社庙,逐一训谕;朔日则负牌摇铎,由甬道直入公堂,以示优礼……仍选教读,分投各乡训诲,各选蒙童声音洪亮者六名,将训谕、注解熟读朗诵,望日各同木铎在乡,朔日同城中童生赴有司,训谕、 注解逐款高声诵说……仍将日记故事、 《为善阴骘》《孝经》《小学》各摘数条有关伦理者,以类相附讲论,各乡俱照举行。” “疏之为目”:早期乡约的诠释方式 嘉靖前乡约,多以蓝田 《吕氏乡约》 为蓝本。乡约与六谕的结合大约始于王阳明 《南赣乡约》。这是王阳明在明代乡约建设上的 “首创”。 正德末年王阳明巡抚南赣时的 《告谕新民》 《南赣乡约》,颇似对六谕的衍说。但是 《南赣乡约》 并未完全围绕六谕来建构乡约。不过,在16世纪上半叶,乡约与六谕越走越近却是事实。自嘉靖八年 (1529)朝廷开始推行乡约起,乡约很快便与六谕走到一起。最早以六谕为核心构建的乡约是嘉靖十二年 (1533)陆粲的 《永新乡约》。 陆粲 (1494-1551)嘉靖十一年 (1532)任江西永新 知县, 次年乞休。 邹守益 《叙永新乡约》云: “我高皇之锡福庶民也,创为敷言,以木铎徇于道路,视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