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氮气瓶储存及使用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氮气瓶安全管理要求 有掌握气瓶安全知识的专人负责气瓶安全管理工作; 拟订相应的气瓶安全管理制度; 拟订事故应急办理举措,装备必需的防备用品; 按期对气瓶的储藏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二、氮气瓶储藏安全要求 应置于专用库房储藏,气瓶库房应切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库房内不得有地沟,暗道,禁止明火和其余热源,库房内应通风,干燥,防止阳光直射; 控制库房内的最高温度,规定储藏限期; 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搁置,并有显然标记;与有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能惹起焚烧,爆炸,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寄存,并在邻近设置防毒器具或灭火器械; 气瓶搁置应齐整,配戴好瓶帽.立放时,要妥当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 6.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盛装气体进行确认,不切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禁止入库; 夏天应防备曝晒; 禁止敲击,碰撞; 禁止在气瓶长进行电子电焊引弧; 禁止用温度超出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 空瓶入库检查,瓶内气体不得用尽,一定留有节余压力;永远气体气瓶的节余压力应不小于 。 钢瓶瓶肩上有下次检测的详细时间,在这个时间从前能够放下使用,到期了就要送到特意的检测机构检测才能够充瓶使用。一般是两年检测一次。 这个问题一般气体充装企业会严格把关的,假如充了过期的钢瓶,会受到有关部门严苛的处罚。三、氮气瓶使用规范 1、尽限使用氮气。 2、蓄能器应安装在远离热源的地方。 3、工作压力禁止高出公称压力。 4、按期检查囊气压力(起码每三个月一次)。 5、加压时不可以拆卸。 6、垂直或水安全装蓄能器。 改换高压蓄能器的步骤: 一般来说供油装置的液位计上液位高度比正常时要低2cm以上,就要考虑蓄能器漏气的问题。 (自然要清除系统上有外泄露。要确立哪一个蓄能器漏气,就一定用专用测试工具测试。(测试时把 蓄能器进油阀关死,翻开套路截止阀,接通无压力管放油。) 注意:蓄能器改换前,一定用专用测压工具从头测一次,如的确无压力,则能够拧下充气阀,再次确立襄中已无气压。而后能够改换蓄能器。 (1)把进入蓄能器进油的截止阀(或球阀)关死,翻开旁路截止阀(大机低压蓄能器无此阀),把蓄能器中余压余油效清,而后再把旁路截止阀关死。 (2)极开螺帽,把蓄能器从支架上移到平川上,平卧在地上。 (3)松开装在蓄能器L的不锈钢接头。 (4)拧下螺堵(有些蓄能器已撤消)、拧松并取下,并紧螺帽A和B,轻轻敲一下衬套环,并取下。 (5)把菌形阀推动壳体内。 (6)取下O形圈、挡圈和支承环,并拿出(注意有方向)。 (7)拿出胶托和菌形阀。 (8)拉出胶囊。 (9)用酒精冲洗新胶囊表面面。 注意:禁止使用汽油或全部含氯冲洗剂。 (10)把胶囊装入壳体内,注意检查充气阀座上有否O形圈(m),充气阀座从壳体小口拉出,并用 并紧螺帽A固定。 (11)装入菌形阀、胶托和支承环(注意支承环应装在胶托相应的地点)。 (12)把菌形阀拉出,胶托、支承环恰好封死壳体大口。 (13)在缝内装入O形圈(N)和档圈,并上衬套环。 (14)分别装上并紧螺帽B,在充气阀座上装上充气阀,注意紫铜垫片洁净度、平直度。 (15)装上螺堵(注意紫银垫片洁净度、平直度)。 (16)充氮气。开始时要迟缓地充,注意菌形阀应迟缓向外挪动,检查有否漏点。按规定压力充 气。高压的是9.0±。 (17)装上接头,安装到支架上。再把螺帽与接头拧紧。 (18)关死旁路截止阀,迟缓翻开进油截止阀,当听到有嘶嘶进油声就停止,让高压油慢慢地进入蓄能器。 侵入门路: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降落,惹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 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先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既而有浮躁不安、极度喜悦、乱跑、叫 喊、神态恍然、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倒状态。吸入高浓度,患者可快速昏倒、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 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堵塞,发生“减压病”。 环境危害:无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抢救举措 吸入:快速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达。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 跳停止时,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举措 危险特征: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焚烧产物:氮气。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阔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办理 应急办理:快速撤退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绝,严格限制进出。建议应 急办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合理通风,加 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当办理,修复、查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理与储藏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密闭操作,供给优秀的自然通风条

文档评论(0)

150****72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