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保健—交流与沟通.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倾听 老人是家庭的长者,部分老人遇事好啰嗦、唠叨,很希望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多听他们的教诲,因此,在护理活动中注意倾听。;1.眼神接触:眼神的信息传递是脸部表情的精华所在,尤其是与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交流时,注意提供简要的引导和保持目光接触,以提高老年人的注意力。 ;2.态度良好:倾听时要注意集中注意力和保持开朗的情绪去感受对方所想要表达的信息,个人脸部表情要平和,不要绷紧或皱眉,说话时倾身向前以表示对对方的话感兴趣。 ;3.适时反馈:倾听时不时的对老年人点头或说“嗯”“是”表示赞同,同时仔细观察和发现老年人脸部表情反映出内心的正向情感或负向情感。;;1.安慰性语言:美好的语言,不仅使老年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2.鼓励性语言:对老年人的鼓励,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支持,对调动老年人与疾病作斗争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3.积极的暗示性的语言:可使老年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 4.指令性语言:有时对老年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动作和规定,护理人员指令性的语言也是必需的。;;1.善于引导谈话:要用尊敬的语言或称呼,使老人感到亲切。避免与其争论,应多加称赞,建立一个融洽的谈话氛围。;2.重视反馈信息:应对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例如适时地回应”恩、对“,表示以了解老年人的情感,传递信息时,可采取目光接触、简单发问等方式探测对方是否有兴趣听,是否听得懂。;3.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沉默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交流,但长时间的沉默又会使双方情感分离,应予以避免。打破沉默的最好方式就是适时发问。;;身体姿势 当言语无法表达清楚时,身体姿势能适时有效地辅助表达,但应注意以下问题:;1.无法用口头表达清楚的老年人:可鼓励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再给予反馈,以利于双向沟通 2.听力下降的老人:要面对老人,利于观察老人对口型,加上缓和、明显的肢体动作有效地辅助表达。 ;3.用轮椅代步的老年人:注意不要附身或利用轮椅支撑来进行沟通,适时坐或蹲在旁边,并维持双方眼睛于同一水平线,以利于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触摸 可表??触摸者对老年人的关爱,而触摸他人或事物则可帮助老年人了解周围环境,而触摸使用不当可能会增加躁动或触犯老年人的尊严等。使用触摸沟通模式时注意: ;1.维护老年人的尊严及尊重其社会文化背景:检查涉及到老年人的隐私时,应事前征得老年人的允许,注意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触摸礼仪。 ;2.渐进性进行治疗性触摸:单手握手-----双手握手;逐渐拉近社交距离,触摸过程中注意老年人的面部表情和被触摸的部位是否松弛。 ;3.把握好适宜的触摸位置:最易接受的部位是手,其他适宜的部位是手臂、背部与肩部,头部一般不易触摸。 ;4.实施有准备性的触摸:事先让老人知道触摸者的存在,从功能良好的一边接触老人,注意触摸老人前给提示信号,不要从背后或暗侧给予触摸。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