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公开课语文版;吕蒙;;朗读要求:;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第6页/共35页;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摩擦。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并分析含义。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蒙乃始就学。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将其命名为《资治通鉴》,用意是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了哪些启示?;启示:
①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
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③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
④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文章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 我们班级有的同学天资聪颖,但不刻苦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上挑肥拣瘦,有偏科现象;有的同学夸夸其谈,却不爱完成作业。
针对这些现象,你能劝一劝某同学改掉身上存在的???点吗?
要求:
1.至少要用上刚学到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中的一个。
2.别忘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给我们的启示,注意说话的态度。;一、文学常识;二、解释加黑的字词;三、一词多义;四、翻译句子;作业:
1.对号入座翻译课文。
2.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
2.利用学过的戏剧知识,把本文改写成课本剧。;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约翰森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艾迪生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第27页/共35页;炳烛之明
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于昧行①乎?”平公曰:“善哉②!”
① 昧行:在昏暗里行走。 ②哉:语气词。
⑴短文叙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⑵文中横线标注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第29页/共35页;第30页/共35页;第31页/共35页;学习重点; 为什么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010/04/08;感谢观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