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过端午节啦八.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过端午节啦八   阴历5月初五端午节,是国内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5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5月5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除此之外,端午还有很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如此的。关于端午节的出处,到了现在至少有4、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看法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范围,国内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闻屈原投江将来,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大家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端午节的风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因为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年代已经非常风靡。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   目前,大家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好像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大家心中占据着肯定的地方。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风俗,此种风俗来自于一种信仰,即:5月为“恶月”,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好日子,所以爸爸妈妈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姥姥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   这无疑是古时候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由于5月酷暑将至,蚊虫滋生,在没医疗卫生设施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大家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风俗,现在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风俗已经伴随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仍然时尚。   中学生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   

文档评论(0)

jil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