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提标升级项目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1、原污水处理厂情况概述
原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600 m3/d,处理工艺为调节池+曝气池+沉淀池+人工湿地,设计出水水质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原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表:
污水处理站设计进出水水质一览表(单位:mg/L)
名称
COD
BOD
SS
氨氮
总氮
总磷
进水指标
320
160
250
25
35
3
出水指标
≤60
≤20
≤20
≤8
≤20
≤1.0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预处理+人工湿地工艺,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前段强化预处理效果不好时,后段人工湿地负荷增大,导致其出水效果差,其二,人工湿地长期运行容易堵塞,导致出水配水不均匀形成短流现场,其三,小城镇污水处理站人员运行维护工作稍有不到位,会导致出水不达标。人工湿地在冬季的处理效果变差,上述几点综合导致现有污水出水不稳定。
现有污水站建、构筑物详细情况如下表:
序号
构筑物名称
工艺尺寸
数量
单位
结构形式
备注
1
格栅池
2.1×0.6×1.4
1
座
钢混
2
生物接触氧化池
8.0×1.0×3.7
1
座
钢混
3
斜管沉淀池
1.0×1.0×3.7
1
座
钢混
4
人工湿地
1255
m2
砖混
5
水池
5.3×3.5×1.3
1
座
钢混
6
污泥干化池
9.42×2.0×1.2
1
座
钢混
7
综合用房
46.02
m2
砖混
由污水处理站构筑物参数可知,污水站未设置初沉调节池,污水通过格栅之后直接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经过曝气沉淀池后污水进入人工湿地,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1.6m3/m2.h,排水不均负荷更大,导致出水沉淀效果差,容易堵塞后端的人工湿地,长期运行,出水效果较差,出水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1.2、改造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
改造工程设计之后污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计进出水水质如下表:
污水处理站设计进出水水质一览表(单位:mg/L)
名称
COD
BOD
SS
氨氮
总氮
总磷
粪大肠菌群数(个/L)
进水指标
320
160
250
25
35
3
/
出水指标
≤50
≤10
≤10
≤5(8)
≤15
≤0.5
≤1000
处理程度
≥81.4%
≥93.8%
≥96%
≥80%
≥57.2%
≥83.3%
/
1.3、处理工艺选择
1.3.1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小城镇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污水处理厂应采用成熟可靠、经济适用的工艺技术。最适合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艺,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投资,还有利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以及减少污水处理厂的常年运行费用,保证处理厂出水水质。
本工程进行工艺选择时遵循以下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方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针对小城镇的特点进行工艺选择。
与所在镇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工艺技术可靠,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
充分考虑各种污染物处理程度,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工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能够得到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严格执行国家对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1.3.2进水特点与分析
⑴污水成分及污染浓度
小城镇污水基本为生活污水,污染物成分简单,水质相对比较稳定。进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均较低。
⑵水量特点
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小城镇污水,水量通常较小,本工程处理水量1500m3/d。但是受居民生活规律的影响,污水量波动大,尤其是昼夜流量变化大。通常在每天的早中晚出现三次水量高峰,其余时段水量很小。
⑶污水的可生化性
本工程进水水质的可生化性分析见下表。
进水水质可生化性分析
项目
比值
BOD5/COD
0.50
BOD5/TN
1.3
BOD5/TP
50
根据污水处理的目标及预测的污水进、出水水质指标,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以去除有机物、氨氮和磷为主。
一般认为污水的BOD5/CODCr>0.45时,其可生化性较好;BOD5/TN≥4可有效的进行生物脱氮;BOD5/TP≥20可进行生物除磷,且比值越大,生物除磷效果越明显。从上表可见,污水处理厂的进水的可生化性较好。
1.3.3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至今,污水现代化处理技术不断得到开发和发展,如各种活性污泥法和各种生物膜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又相继开发了各种除磷脱氮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这些方法和各种工艺在城市污水领域到获得了广泛应用,下面对常规污水处理工艺作简单介绍。
(1)A2/O法
A/O法是在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前增加缺氧池,使聚磷菌能在厌氧及充足碳源的条件下释放磷,然后在富氧条件下过量吸收磷,将磷转移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