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地区苗族梳子工艺的传承.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贵州安顺地区苗族梳子工艺的传承 摘要:苗族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人数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 贵州安顺地区是苗族的重要聚居地,比较集中地代表了西南苗族主 要的文化特征。一直以来,贵州安顺地区苗族所用的梳子属纯手工 制作,而且世代相传。由于“手艺不外传”的古训,使得产品的原 料、配料、制作工艺、流程以及技法等形成独有的排外性。 关键词:贵州安顺;苗梳;手工;制作工艺;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1) -01-000-01 贵州安顺地区苗族最重要的头饰——苗族梳子不仅是一种装饰, 还具有实用功能,更是一种标志,从头饰和苗梳的戴法上可以分辨 出苗族的支系、甚至可以识别是否结婚。苗族妇女喜欢用月牙形梳 子将头发梳成牛角型,穿上绣花衣裙,戴上项圈、铃铛、银锁等就 是苗族的节日盛装了。安顺地区的苗族称谓很多,有依据居住环境 的安顺、平坪、清镇等地的“坝苗”“水西苗”,还有以服饰、头饰 特点称谓的“花苗”、“青苗”、“歪梳苗”等。贵州安顺的“管记苗 梳”主要制作的是“花苗”所用的苗梳,经过管家三代人的传承, 制作工艺已有百年以上历史。这是一种完全用手工打制,形如一弯 新月的梨木梳子,长约二十公分,厚约一公分,梳齿只锯半齿。除 梳齿外两头各留一个尖角,整个梳齿呈金黄色,梳子的齿角和背及 尖角部分呈朱红色,看上去艳丽秀巧。苗族妇女将梳子戴在头上, 用部分头发挽住梳子两个端尖角固定,再从下面缠上黑色的丝、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类细线,最后外挂银练或插上其它银制饰品。 “管记苗梳”传统制作工艺分木工和化工两部分。木工部分要请 伐木改匠到乡下选料,首选主杆直径三十公分以上、挺直的梨树, 木纹理要顺、细致,然后将主杆改为厚约一公分的木板阴干(不能 暴晒)、压平备用。选用梨树木是因为其木质细致、坚硬,做出来 的木梳不易变形,经久耐用。我叔叔是苗梳制作的第三代传人,祖 上一直都是手艺人,就连制作苗梳的工具也是自己打造的,我有幸 目睹了木梳制作的全过程。选料之后的第二道工序就是下料。即用 木工锯切割苗梳的齿端圆弧,用月斧把圆弧口砍薄,再用推刨刨光, 修整光滑后,就可以用模具将苗梳齿形线刨出,最后用手锯由圆弧 上方一齿一齿地将梳齿锯出。叔叔告诉我,一把苗梳大约要锯七十 六齿,锯齿的技术性是很高的,不仅要求每齿都锯得一样均匀,而 且要照弯形苗梳的式样锯成前半齿穿,后半齿只留齿痕,形成统一、 协调的半齿梳,还要翻过另一面继续完成前一轮的操作。这道工序 一般要经过半年以上不断的练习,方能学成。锯好齿后,要经过两 次锉齿,第一次锉齿尖,第二次锉齿身,使每颗齿都齿尖、边薄、 身厚。一把锉好的苗梳梳齿看上去如同一颗颗挨着排列的南瓜子, 既好看,又通透,用起来“钻头发”,好梳。 接下来是漆工部分,就是给梳子上漆。在油漆尚未普及的时候, 用的都是“土漆”。卖上好的土漆,用细布过滤掉渣滓,盖上甲纸 (一种很厚实的皮棉纸)以防风干浪费,这种备用漆叫生漆,另要 生桐油熬炼成光油,这是一道不轻易传授的技术,讲究火候,油熬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老了,有如发糕状,用不成:熬嫩了,不会“收衣”,即兑漆不会 干,会沾手,也是不能用的。要熬得恰到好处,必得师傅亲传。熬 好的光漆同样用甲纸盖好,临用时要根据天气阴晴、空气的干湿变 化,将生漆和光漆按比例调合,然后兑入银硃粉(一种汞矿炼制的

文档评论(0)

199****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