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常见先天异常的防治PPT课件.pptx

新生儿期常见先天异常的防治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期常见先天异常的防治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发病率:为1/4000~1/2000。 病因:甲状腺发育异常或酶的缺陷,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激素,尤其对神经系统、骨骼等发育影响较大。 预后:生后3个月内确诊和治疗,患儿的智力发育接近正常,体格生长不受影响。2 1.症状体征:新生儿期没有特殊的表现。 一旦出现眼距宽、塌鼻梁、躯干长、四肢短等,则有不可逆的智力低下。2.诊断:生后48~72小时(避开暂时上升期)内足跟血检查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10mU/L时做进一步检查确诊。3.治疗:口服甲状腺片。多数患儿要终生治疗。3 苯丙酮尿症发病率:为1/20000~1/5000。病因: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酶缺陷,无法正常代谢食物里的苯丙氨酸,使其在体内堆积造成对神经系统的损害。4 1.症状体征:出生时正常。 ?3~6个月后皮肤、头发和虹膜色变浅**; ?鼠尿样体味(尿和汗液排出苯丙酮酸、苯乙酸)*; ?智力发育迟缓,特别是语言发育障碍。2.诊断:生后3~5天(乳汁进入人体后才有反应)足跟血测查血中苯丙氨酸水平。在0.24mmol/L以上为阳性,再用定量测定方法做出诊断。5 3.预防、治疗与预后: ?避免近亲结婚; ?产前诊断; ?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 ?对女性苯丙酮尿症患者,怀孕之前半年起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在120~360μmol/L至分娩。 ?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少到10岁,最好到青春期后。 ?早期治疗效果较好。6个月后开始治疗者,多有智力低下。 6 先天性听力障碍 正常人听阈≤25dB。新生儿的听阈与成人不同,新生儿听阈在60~70dB,2岁时接近成人听力水平。发病率:国外新生儿为1‰~3‰,我国围产儿为9.52‰,6个月婴幼儿为10.4‰。分类: ?外耳或中耳病变引起的听力损失称为传导性聋; ?内耳及神经传导径路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损失 称为感音神经性聋。7 危险因素:(1)胎儿期: ?耳聋家族史; ?父母近亲结婚; ?母妊娠期应用耳毒性药物史,如:氨基糖甙类(链、庆大、卡那),利尿剂(速尿、利尿酸); ?母妊娠期病毒感染史(风疹、疱疹、巨细胞病毒); ?母患梅毒、代谢病或内分泌病等。8 (2)围产期:胎儿宫内窘迫,分娩时产伤。(3)新生儿期: ?先天畸形及综合征,如外耳畸形(耳廓畸形、唇裂、腭裂等),外耳畸形多伴有中耳或内耳畸形;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血胆红素20mg%; ?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g; ? 出生5分钟Apgar评分5分。9 1.诊断:儿童听力检测法 ?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听力筛查:客观测试法。先使用耳声发射(英文简称OAE)作为初筛,筛选失败者再加测听性脑干反应测试(英文简称ABR)。 ?对有听力损失的小儿在6个月前作出综合听力评价。10 2.定期听力检测 ?听力筛查无反应或可疑儿; ?已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以早期发现进行性或迟发性或获得性(后天性)的听力损害。11 3. 早期干预(1)单纯传导性聋: ?佩戴助听器可使听力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手术(鼓室成形术、镫骨手术、内耳开窗术等)改善听力。(2)听力、言语的康复(有残余听力的感音神经性聋儿): ?早诊断; ?早配助听器; ?早期开展听力康复训练如:学习发声、言语、唇读、手语等交流技能。12 (3) 18岁以上身体健康的全聋者(内耳毛细胞破坏但听神经正常): ?人工耳蜗植入术。同时需要助听器放大声音、特殊教育和父母的鼓励等综合干预,才可能改善孩子的听力。 13 4. 预防遗传性聋的预防: ?禁止近亲结婚。 ?对有耳聋基因的父母进行遗传咨询、家谱分析、染色体和遗传基因检查。(2)非遗传性聋的预防: ?做好母妊娠期、围产期及新生儿期保健。 ?尽量避免引起耳聋的危险因素。 14 新生儿眼部异常 ?新生儿一侧或两侧瞳孔区呈白色或黄白色反光,为白瞳症。?白瞳症的体征常见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15 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可能原因: ?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暴露于高浓度氧气发生收缩和阻塞性改变,相对低氧时,血管扩张并出现新生血管性增生。 ?主见于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并在生后10天内接受过高浓度氧气治疗的早产儿。16 2.症状体征(图A): 患儿两侧瞳孔区呈白色,两眼的病情可有差异。晚期增殖膜可充满晶状体后的玻璃体腔,表现为白瞳症。3.治疗: ?激光和冷冻破坏病变区。 ?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7 4.预防及预后: ?对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减少或采用间歇供氧。 ?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并在生后10天内接受过高浓度氧气治疗的早产儿,每1~2周进行眼底检查一次,监测视网膜病变进

文档评论(0)

精选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