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Arabic
PAGE \*Arabic 9
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介绍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中国《地层学杂志》第25卷增刊2001年5月发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肖藜薇撰写的文章《中国大地构造与地层区划》值得一读。现将该文内容介绍如下,供读者阅读和研究。
下面是正文
该文摘要
根据中国大地构造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新进展,从全球构造角度,给出了中国中元古代一新元古代,南华纪-震旦纪、寒武纪一志留纪、泥盆纪一二叠纪.三叠纪一白垩纪早期、白垩纪中期一新近纪的地层区划。中国所在的东亚大陆是由冈瓦纳和西伯利亚两个巨型大陆复杂大陆边缘的众多微陆和造山带组合而成的复合大陆。元古代以来,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依次受阿帕拉契亚一古亚洲洋(或称劳亚洋,古亚洲洋为其东段)、特提斯-古太平洋、印度洋一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控制。三大动力体系的复合、叠加,使中国及邻区的构造格局和地层分区发生多次改组和变迁。
近十年来,在前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对中国大地构造进行了新的研究,编制了1∶500万《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附简要说明书——《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任纪舜等,1999)。在此基础上,本文拟从全球构造角度,根据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新进展,讨论中国地层分区问题,敬希读者指正。
一、前言
1959年,在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上,黄汲清首次论证了中国地层区划工作的目的、意义和综合地层区划的原则,提出了中国地层区划的初步建议(黄汲清,1962)。1978年王鸿祯发表了“论中国地层分区” 一文,从整个亚洲的构造格局出发,对黄汲清的方案作了补充、修改(王鸿祯,1978)。198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编的《中国地层概论》给出了中国晚前寒武纪一第四纪的地层分区。1996年以来,陆续出版的《中国地层典》亦给出了以纪为单位的地层分区。最近(2001),在扩编的《中国地质学》中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地层分区方案(中国地质学扩编委员会,1999)。这些建议和方案,对中国地层学、古生物学、区域地质学的研究和区域地质填图起了重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黄汲清(1962)认为,造成一个地区地层特征与另一个地区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⑴、大地构造条件;
⑵、古地理条件;
⑶、古气候条件;
⑷、古生物特征。
从而,提出了确定地层区划的五项原则:
⑴、沉积建造的总特征;
⑵、层序特征;
⑶、构造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⑷、古地理条件;
⑸、古生物特征。
强调构造因素的主导作用,并特别指出突变和跃进所引起的沉积转折点、构造转折点、古地理转折点和古生物转折点,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紧紧抓住这四种因素的主导面就容易解决地层区划的基本问题。
王鸿祯(1978)将沉积类型、沉积模式和沉积组合、生物区系和海陆分布、古地理轮廓和构造格局等作为地层分区的依据。
从上述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大地构造、古地理、古生物区系和沉积类型——活动型和稳定型的划分是进行地层分区的基础。
黄汲清(1962)、王鸿祯(1978)提出的地层分区方案都是震旦纪一三叠纪的综合地层区划。随着资料的积累和调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这里我们将有可能,也有必要从全球角度,结台大地构造学、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集编委会,200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00),分阶段提出中国的综合地层区划。
二、中国地层区划
鉴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地层在中国均已遭受强烈的构造作用和变质作用,恢原始的构造格架比较困难,地层分区已难以进行。因此,本文关于中国地层分区的讨论将从中元古代开始。
1、中元古代-新元古代
中国中元古代和南华纪一震旦纪前的新元古代地层,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华北型,以华北蓟县剖面为代表,属稳定型沉积,构成中朝和塔里木克拉通的第一套沉积盖层;
华南型,属活动型沉积,如四堡群(桂)、冷家溪群(湘)、双桥山群(赣)、上溪群(皖)、会理群(川)、昆阳群(滇)等,经扬子(或称晋宁)造山旋回成为扬子克拉通的基底。
华北型沉积,在天山(卡瓦布拉克群等)、北山(圆藻山群等)、阿拉善(巴音西别群等)、柴达术(冰沟群等)、祁连山(托赖南山群等)等地亦有分布。但是,由于已受扬子造山作用的改造,并被南华纪一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盖层覆盖,成为中国新元古大陆基底的一部分。过去的地层分区多将其与华北区分开;而从原岩建造的沉积特征看,它们的岩石性质、沉积序列基本与华北相同,因此,也可能属于一个大区域。
华南型沉积,在东南沿海(龙泉群、云开群等)、海南岛(抱板群)、川西北(碧口群、恰斯群)、秦岭(武当群)、大别山(红安群)、滇西(大勐龙群)、喜马拉雅(聂拉木群)等地区亦有分布。
从地层分布看.似乎可以大致以昆仑-秦岭一线为界,中国北方主要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权益部工作总结(共16张精选PPT).pptx
- 人人励德志征文--我身边的“牧羊人”.doc
- 社区工作(第二版)PPT-第十二章--社区组织.ppt
- 暑假安排暑期计划PPT模板.pptx
- 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课堂作业试题设计-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doc
- 说课大气的受热过程公开课-PPT.ppt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100道(全)-含答案.doc
- 图说英语:音标与字母字母组合发音.doc
- 小学生魔方社团活动计划.docx
- 小学生人际关系(课堂PPT).ppt
- 专题14 人物情感变化(学生版).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每日一练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每日一练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考地理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综合提升测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docx
- 解剖课件名称及图片介绍.ppt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综合提升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docx
- 专题15 把握文章内容(学生版).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经典例题【考试直接用】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